因为在这种场合下,他无疑算是主人,而我则自然成为了客人嘛。可谁能想到,他就那样一直稳稳当当地坐在那儿,丝毫没有要掏出钱包买单的意思,甚至连一句表示愿意付钱的话都没说出口。
眼看着局面僵持不下,实在没办法,最后还是我咬咬牙,不情愿地从自己兜里掏出了钱结了帐。
让人觉得不解的是,他对于我替大家买单这件事儿居然连句感谢或者客套的话都没有讲,好像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似的。
说起这个人啊,有件事不得不感谢。他反复多次对洪小梅赞不绝口,也正是因为这样频繁的夸奖,才使得我如此迅速地坠入了爱河,深深地喜欢上了洪小梅。
就在某一天,我跟洪小梅谈起了关于右派马辰的故事。这位马辰可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我收到他的帮助与鼓励甚多。
为何会提及这个话题这个人呢?因为洪小梅一个劲儿好奇地询问,我在学生时代为何文学成绩那么出色,平时都读了些什么样的书籍,以及这些书又是通过何种途径获取到手的。
于是乎,聊着聊着我就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马辰,并将他的事迹一一讲述给了洪小梅听。
我在高中这段时间里,始终对文学知识充满了渴望。于是乎,我便四处托同学帮忙寻找可以借阅的书籍来看。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我搜罗到了不少好书呢!
这里面既有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让人沉浸其中难以自拔;也有韵味十足的古诗词唱本,读起来朗朗上口,令人陶醉不已。
后来,经过同学温勇刚的热心牵线搭桥,我有幸结识了他们屯子里的右派马辰先生。
这位马辰可不简单,他可是个满腹经纶的文化人。从他那里,我又如获至宝般地淘来了好几本文学古籍。这些珍贵的典籍犹如一扇扇通往古代文学世界的大门,让我得以领略那些古老智慧的璀璨光芒。
马辰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在校期间成绩优异、表现出众。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授语文这门充满魅力和深度的学科。
而他的爱情故事更是一段佳话——他的妻子竟然曾经是他的学生!这段独特的师生恋在校园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他们却坚定地走在了一起,用真爱战胜了一切闲言碎语。
马辰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学功底,还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只要他一开口说话,那简直就像是打开了一道闸门,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跟他聊天绝对不会感到无聊或者冷场,因为他总是能够找到各种各样有趣的话题来展开讨论。
也正是通过与他的交流,让我大开眼界,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宝库。我从他那里,第一次听说了众多着名的外国作家及其作品。
例如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巨匠维克多·雨果,其代表作《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感人至深的情节着称;还有现实主义大师奥诺雷·德·巴尔扎克,他的《人间喜剧》描绘出一幅庞大而真实的法国社会画卷;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经典之作展现了人性的复杂和历史的沧桑变迁;以及苏联诗人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马雅可夫斯基,他的诗歌充满激情和力量,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这些伟大的作家们通过马辰生动形象的讲述,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的眼前,激发起我对外国文学无尽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马辰可谓是多才多艺之人,无论是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通。且看他那绘画技艺,尤其擅长画蟹,其笔下之蟹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仿佛能从纸上爬出一般。而他所绘之蟹作更是有幸被刊登于美术专刊之上,足见其绘画造诣之深厚。
再说他演奏小提琴的功夫亦是可圈可点。犹记得我们初次相见之时,他当场就拉起了一曲欢快激昂的《步步高》,那悠扬动听的旋律如同一股清泉流淌于心间,令人陶醉其中难以自拔。
而后,他慷慨地赠予我两幅自己精心绘制的画作。其一乃是一幅精美的菊花图,只见那朵朵金黄的菊花肆意绽放,花瓣舒展自然,仿若散发着阵阵清香。
画上更有他亲笔题写的四个字——“东篱飘金”,这几个字笔力遒劲,与画面相得益彰,将菊花的高雅之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另一幅则是生动的牵牛花图,那缠绕的藤蔓、娇艳的花朵,无不透露出勃勃生机。而画面上方所题之字为“竹引牵牛满架花”,字体灵动飘逸,宛如花丛中的蝴蝶翩翩起舞。
不仅如此,马辰简直就是幽默风趣界的大师级人物!想当年,他可是给我讲述了一则超级有趣、令人捧腹大笑的笑话呢。那则笑话呀,是有关繁体字“齐”和“斋”之间微妙差异的。且听我慢慢道来哈。
话说在某一天阳光明媚的时候,一个身穿袈裟的和尚与一位手持念珠的尼姑恰巧在路上不期而遇。走着走着,他们俩的目光就同时被路边一块石碑上刻着的那个“齐”字吸引住了。
这下可好啦,一场激烈的争论瞬间爆发开来。只见那位和尚双手合十,态度坚决地声称这个字应该念作“斋”;然而一旁的尼姑却是连连摇头,据理力争,表示这个字明明就读“齐”嘛。两个人就这样你来我往,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难解难分。
正当他俩僵持不下之时,嘿哟,真是无巧不成书啊!刚好有位仙风道骨的道士从这里路过。这位道士听到他们的争吵声之后,便停下脚步饶有兴致地凑上前去看了看。
了解完事情的经过之后,道士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然后不紧不慢地开口说道:“哎呀呀,你们看看,一个僧来一个尼,你说斋来她说齐。仔细瞧瞧这上面呀,似乎确实长得一模一样呢,但只要再瞅瞅下面,立马分出高和低!”
道士话音刚落,周围的人们先是一愣,随后反应过来纷纷哈哈大笑起来。就连那原本还在争执不休的和尚和尼姑,此刻微微涨红着脸跟着陪笑。
不得不说,这则笑话实在是太有意思啦,以至于到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能让我笑出声音来,那印象太深刻了。
就在大家沉浸在欢乐氛围中的时候,忽然间,马夫人迈着轻盈的步伐缓缓走进了屋子里。
她一眼就瞧见了正在眉飞色舞讲故事的马辰,于是立刻板起脸来,严肃地告诫他道:“我说当家的呀,你可别整天没个正经,啥话都往外秃噜,小心祸从口出哦!”
马夫人在大队小学教学。属于公办教师。她是在马辰被下放后陪着他一起来的。能这样患难与共的女人,真可谓是凤毛麟角。那时大多数选择的都是离婚。
与马辰同一个屯子还有一个右派。名字叫苏敏键,原是黑龙江大学的一位教师。他的下场就是妻离子散。
我第一次见到他的地点就是在中学的食堂门口。他出民工,看样子是刚刚吃完午饭。第二次见到他就是在马辰的家里,当时已经传来右派全面平反的消息。他提起毛笔,在一张旧报纸上面,写下了“枯木逢春”四个大字。如此可见他如获重生的喜悦心情。
马辰全家进了县城以后,有一次我在医院偶然遇见他。他被分配到县里的教师进修学校。他告诉我他有两处房产,有一处是自己的专用画室。
他让我到家里坐一坐,我没有去。后来听说他举办一次个人画展,县长应邀出席,还亲笔题了词。这件事我还是在县政协的资料文献上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