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供销龙耀酒 > 第65章 我能不悲不喜(第3页)

第65章 我能不悲不喜(第3页)

我们这些走江湖算卦的,虽说没有经天纬地的大才,可真碰上迷茫的人,也能帮着指点一二。这些年,我一直告诫自己,不义之财不能取,份外美色不能贪。坚守正道,秉持中正,不管是富贵诱惑,还是威武逼迫,都不能让我动摇。每天我都三省吾身,只求良心安稳,能在这复杂的江湖路上,走出一条问心无愧的路。

那年,政府跟哪个商家联系,鼓励农民种扣膜苞米,然后鼓励企业建烘干塔,商家收购烘干的苞米。万丰供销社一把手李国庆站了出来,在大会上一拍桌子,声音洪亮:“这是个好机会,咱得抓住!农民种出来的苞米,咱得有办法处理,不能让他们寒了心。”

我三弟在一旁,眼神透着坚定,应和道:“李哥,我支持你,我想过了,肯定行得通。”李国庆思索片刻,咬咬牙:“行,就这么干,就算投入三四十万,咱也不能怕!”

烘干塔很快就购置回来了,后续建设也耗费了一批资金。运转的第一天,李国庆和三弟站在轰鸣的机器旁,脸上满是期待。李国庆拍着三弟的肩膀说:“这可是咱供销社的希望,往后农民的好日子可都指着它了。”三弟重重地点头:“放心吧,李哥,肯定没问题。”

第一年,一切都如预想的那般顺利。农民们种的扣膜苞米丰收了,供销社收上来,烘干后顺利卖给商家,大家都尝到了甜头。李国庆笑着说:“你看,咱这决定没错吧,明年接着大干。”三弟也满脸笑容:“多亏李哥你有魄力,带着大伙干。”

可谁能想到,粮库那边悄无声息地也弄了个烘干塔,和供销社竞争起来。接下来更要命,原本收得好好的烘干苞米,突然商家就撕毁合同不要了。他们只收自然晾干的苞米。

三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跑到李国庆办公室:“李哥,这可咋办?商家只要自然晾干的苞米,咱这烘干的没人收了。”李国庆眉头紧锁,一拳砸在桌子上:“这怎么回事?他们怎么说变就变,咱们投入这么多,这不是坑人嘛!”

两人四处打听,却始终摸不清商家为啥突然变卦。供销社的财务状况一下子雪上加霜,烘干塔闲置在那里,成了一堆废铁。

李国庆最终还是扛不住压力,要离开供销社了。走的那天,他拉着三弟的手,双眼满是愧疚:“老唐,我对不起大伙,这事儿我没办好,让供销社赔大了。”三弟眼眶泛红:“李哥,这不能怪你,谁能想到会这样,你放心,我会接着干,把供销社撑起来。”

就这样,三弟接替了一把手的位置。面对空荡荡的烘干塔和艰难的财务状况,他暗暗发誓,一定要找到新的出路,让万丰供销社重新焕发生机!

“这事儿可咋办呐!”三弟的助手于志国满脸愁容地瘫坐在供销社那略显陈旧的木头椅子上,双手不停地揉搓着自己的太阳穴,眉头紧紧地拧成了一个大疙瘩,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死死地揪住一般。

他一边长吁短叹,一边有气无力地冲着对面的三弟抱怨道:“上面下了死命令,让咱们必须得把黄豆给收上来,还信誓旦旦地说什么能卖出高价来。可现在倒好,黄豆运出去了,那些钱到了县社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连个影儿都没见着!这叫我们怎么跟那些眼巴巴等着收钱的农民交代啊?他们现在天天堵在门口要账,吵吵嚷嚷的,我真是头都快炸啦!”

三弟紧紧地皱起眉头,满脸愁容,他狠狠地吸了一大口手中的香烟,烟雾缭绕中,他愤愤不平地说道:“唉,还能有什么办法呢?县社那位领导竟然和县长穿一条裤子,他们异口同声地说那些钱已经拿去交税了,这简直就是睁眼说瞎话,纯粹是糊弄我们老百姓啊!可是咱们也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辛苦劳作的农民们吃这个大亏呀,没办法,只好由我们自己先把这笔钱给垫付上。”

于志国听后,也是一脸的无可奈何,他轻轻地摇着头,叹息道:“垫就垫吧,但问题是这窟窿却是越来越大了。如今的商业竞争如此激烈,我们万丰供销社的日子真是越来越难过了。你看看,现在连员工的工资都快要发不出来啦。”说到这里,他不禁深深地叹了口气,心中满是忧虑和焦虑。

日子就像那潺潺流淌的溪水一般,无声无息地流逝着。然而,对于供销社来说,每一天都是一场与困境搏斗的鏖战。随着时间的推移,供销社的经营状况愈发显得举步维艰。

就在这样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里,于志国面色沉重地将三弟叫到了一旁,两人开始低声商议起来。只见于志国眉头紧锁,语气严肃地道:“唐主任啊,照目前这个形势发展下去,咱们大伙儿可真就要去喝西北风啦!大家也都纷纷议论开了,说是要不把供销社的某处旧房产给卖掉,好先缓解一下眼下这火烧眉毛的紧急情况。”

三弟听后,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变白,他瞪大双眼,难以置信地喊道:“什么?你们是不是疯了呀!这种事情县社怎么可能会答应呢?”

于志国无奈地苦笑一声,叹息道:“我的主任啊,我又何尝不知道此事难办,但我们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如果再不想办法解决资金问题,连员工们的工资都发不出来了,到时候职工们还不得闹个天翻地覆啊!”说完,他重重地叹了口气,眼神中满是忧虑和无助。

就在不久后,那处房产被卖掉了,这笔钱款如同一股清泉,暂时缓解了供销社所面临的重重危机。然而好景不长,这个消息犹如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播开来,没过多久,县社的领导们便得知了这件事情。

只见那位县社的一把手满脸怒气地冲进会议室,他用力地拍打着那张新购进的圆形会议桌子,发出一阵沉闷而响亮的声音。

伴随着这阵拍打声,他那愤怒到极点的吼声也随之响起:“是谁给你们这么大的胆子啊!竟敢未经县社的同意,就擅自做主把房产给卖掉!你们的眼睛里到底还有没有我们这些上级领导?这种行为绝对不能姑息迁就,必须要给予严肃的处分!”

他的眼睛瞪得浑圆,仿佛要喷出火来,那严厉的目光直直地扫向在场的每一个人。整个会议室内的气氛瞬间变得紧张压抑起来,众人都低着头不敢吭声,生怕一不小心触怒了这位正在气头上的领导。

三弟怒发冲冠,那张脸因为愤怒而涨得通红,仿佛熟透了的苹果一般。他瞪大双眼,死死地盯着领导,大声吼道:“要处分就处分吧!反正不卖房子咱们大家都得活活饿死!你们难道忘了吗?当初收购黄豆的时候欠下的那笔巨款,不也是靠着变卖固定资产才勉强还清的嘛!怎么到了如今这个节骨眼儿上,反倒怪罪起我们来了呢?””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供销社在时代浪潮的冲击下,终究难以抵挡市场竞争的压力,渐渐陷入了经营困境。终于,在一个阴霾密布的日子里,三弟面色凝重地将全体职工召集到一起。

他站在台上,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熟悉而又焦虑的面庞,声音低沉而沉重地说道:“各位兄弟姐妹,想必大家心里也都清楚,咱们供销社已经走到尽头了。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就是想跟大家宣布一件事……”

说到这里,三弟稍稍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接着道:“现在要把剩下的房产分给还在岗的职工们,从今往后,咱们也就算是正式散伙了。”

三弟的话音刚落,台下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响起一片哗然之声。一名老职工激动地站起身来,大声质问道:“那我们这些退休职工怎么办?这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没有领到生活费,如今就连这最后的一点房产都没我们的份儿吗?”其他退休职工也纷纷附和着,表示不满和抗议。

面对众人的质疑和指责,三弟满脸无奈地叹了口气,双手一摊解释道:“我理解大家此刻的心情,但我也是身不由己啊!这一切都是上面领导做出的决定,我只是负责传达而已。对于这件事情,我真的无能为力呀!”说完,三弟无力地垂下头去,心中满是愧疚与无奈。

父亲便是那众多退休职工当中普普通通的一员。那些年月里,家中的生活状况着实有些窘迫不堪。每一回目睹父亲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的模样,三弟的心就像被针扎一般难受不已。

当时,家庭收入微薄,入不敷出乃是家常便饭。柴米油盐等日常开销常常让一家人捉襟见肘,更别提其他额外的消费和娱乐活动了。然而,面对如此艰难的境况,父亲却始终默默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从过多地抱怨过一句。

幸运的是,随着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父亲在儿女资助下,及时缴纳了相应的社会保险费用。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之后,他终于如愿以偿地领到了那份期盼已久的养老金。这对于整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从此,家里的经济状况开始逐渐好转起来。虽然起初改善的程度并不十分显着,但好歹给原本灰暗无光的生活带来了一线希望之光。

渐渐地,家人们不再需要为生计问题而整日忧心忡忡,可以适当地增添一些生活用品,偶尔也能品尝到以往难以企及的美味佳肴。就这样,在父亲养老金的支撑下,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全家人脸上都洋溢起幸福满足的笑容。

每当夜深人静之时,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曾经在供销社度过的那段岁月。那些日子里所经历过的点点滴滴,如同电影画面一般在我的脑海中不断放映,令我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感慨。

三弟亲眼目睹了供销社从昔日的繁荣昌盛逐渐走向衰落破败的整个过程。起初,这里门庭若市,顾客络绎不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供销社的经营状况每况愈下,最终变得冷冷清清、无人问津。这段兴衰历程仿佛是那个特殊时代的一个缩影,见证着其中种种荒诞不经之事以及历经风雨后的沧桑变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