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供销龙耀酒 > 第25章 梦中情人碎花飞(第2页)

第25章 梦中情人碎花飞(第2页)

早晨上工由组长带领,站成一排,首先祝愿伟大的领袖毛主席万寿无疆,万寿无疆!再祝愿林副主席身体健康,永远健康。

然后再向领袖画像请示,今天都要干什么活,上哪块儿地去除草,先表决心。到了晚间收工后,再向领袖汇报一天劳动的成绩和缺点。

有时还得做检讨:“报告敬爱的毛主席,林副主席,对不起两位老人家,今天我不小心,铲掉了两棵苗。明天我一定改正。”

斗地主成了当时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我们这个小小的屯子里,那些所谓的地主竟然无一例外都是外来户。

先说这一队的郭文明吧,他家本是从安北石华迁过来的;还有那个富农许春芳,也是从遥远的辽宁迁徙而来;再看看西头的袁家,兄弟三人一同从山东来到此地定居。

袁家老大的儿子袁继福倒是争气,毅然选择入伍参军,给整个家族带来了无上的荣光。眼看着就要复员并能得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安排,可谁曾想,一封突如其来的调令函却犹如晴天霹雳——原来他的家庭成份竟是地主!

就这样,他毫无悬念地被部队无情辞退,最终只能灰溜溜地回到家乡,颜面尽失。

要说这郭文明啊,仗着自己是老队长的小舅子,平日里那叫一个吊儿郎当、游手好闲,从来都不愿意参加任何生产劳动。

每次看到他在路上慢悠悠地走着,总是一副懒洋洋、病恹恹的模样,好像刚刚从一场大病中痊愈似的。而且这人还老是呲牙咧嘴的,让人看了就心生厌恶。

后来召开对他的批斗大会,众人纷纷要求他老实交代曾经剥削压迫贫下中农的种种罪行。然而,任凭大家如何质问、如何怒吼,这郭文明就像个哑巴一样,始终紧闭双唇,一声不吭,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

温常勤的儿子温世义,古朝阳的儿子古英志急眼了,带领贫下中农们,振臂高呼:“打倒郭文明,打倒地主分子郭文明,再给他踏上一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

郭文明照旧低着头,闭着眼,一副蒸不熟,煮不烂的样子。他越是这样,就越加激起温世义,古英志的斗争精神。

比如老袁家的老老少少,一般批斗一次完事,少有被批斗两次。而郭文明则就被斗起来没完没了。

有一次让他站到木凳子上,他先是装作上不去,上去以后又故意哆哆嗦嗦,后来干脆来一个假摔,躺倒在地上装起死来。

实在拿他没办法,也只好放他回家。至于许春芳,随便交代一些个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就算过关了。

也许正因为他们的富有,他们也就都有文化。郭文明不但识字,而且他家还有藏书。比如《资治通鉴》这部书,我最早就是在他们家的柜子上看到的。

许春芳的毛笔字写的很好。也正因为这样,在后来的运动中,他不但彻底被解放,而且各种宣传上的文字,也都是出于他的手。

且说那温世义居然叫我去监视王玉林,可依我之见,真正该被监视起来的应当是他哥哥温世雄才对!

想当年,温世雄年仅十岁之时,便被其父亲送往吉林的老爷爷家中念书,美其名曰日后能好好地替老爷爷老奶奶尽孝、养老送终。然而事与愿违啊,谁曾料到这温世雄压根就不是块读书的料!

他在学校里头整日浑浑噩噩,学业也是断断续续,成绩更是一塌糊涂,磕磕绊绊地混了好几年后,索性就再也不去上学了。

此后,他常常吵着闹着要回到老家来。面对如此执拗的过继孙子,他的老爷爷和老奶奶实在没辙,只好跟随他一同回到了咱们这个屯子,并住进了位于最东头的那两间屋子。

可就在某一个看似平常无奇的日子里,一则惊爆人眼球的绯闻丑闻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一般,在屯子里瞬间引爆,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原来竟是温世雄对他自家的老奶奶做出了那般不堪入目的猥亵之事!

至于这条劲爆消息究竟出自何人之口,或者说谁是这场风波的始作俑者呢?对此众说纷纭,但大致流传着两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版本宣称,此事乃是由他的老爷爷亲口所述;而另一种版本则将矛头指向了他的邻居古老四,传言称正是这位古老四将此等丑事传播开来。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不管这传闻的源头究竟为何,有一个关键情节却是出奇地一致——当时这小子正在粗暴地撕扯老奶奶的内衣之际,恰巧被他的老爷爷撞了个正着!

话说当时,温世雄的老爷爷眼见事态紧急,一时之间也顾不上许多,顺手就抄起了一旁的烧火棍,气势汹汹地朝着温世雄狠狠地砸了过去!

说时迟那时快,温世雄见这情形不妙,心知若是不赶紧躲开,必定会被打得头破血流,于是当机立断,一个箭步冲向窗户,飞身一跃而出,眨眼间便消失在了高粱地里。

而这边厢,温世雄的老奶奶则是满心的委屈和愤怒,只见她坐在地上,哭得那叫一个昏天黑地、肝肠寸断啊!泪水止不住地从眼眶中涌出,混合着鼻涕一起流淌下来,嘴里还不停地哭诉着:“那个没良心的小子已经对我动手动脚好几次啦!”

俗话说得好,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不,没过多久,这件事情就在十里八乡迅速传播开来,几乎是人尽皆知了。

更糟糕的是,就连温世雄的弟弟妹妹在外跟人打架的时候,对方开口骂人的第一句话竟然也是:“你们家可真好啊,你大哥居然敢对你老奶奶动手动脚的!”

这下子,温常勤温世义他们一家可谓是颜面扫地,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就在这几日里,温世雄的老奶奶数次来到我家。说来也怪,别看她被称作老奶奶,但实际上她的年纪并不算太大,估摸着也就比温世雄的母亲大个几岁而已。

每次我见到她,她总是身着一袭粗布青衣,那衣服虽然质地普通,却也显得十分素雅。她身材高挑且消瘦,面容清秀动人,给人一种干净朴素的感觉。

这次她离开之前,留下一个带着盖子的细瓷坛子。她拉着我母亲的手,满含懊悔地说道:“妹子啊,我真是后悔莫及呀!当初为了温世雄这个不争气的东西,我们举家搬迁到这里来居住,本以为能让他改过自新,没想到如今却是闹成了这般模样……我看呐,还是回吉林老家去比较妥当些。”

当她提及这段过往的时候,情绪逐渐失控,话语间夹杂着哽咽与抽泣,不知不觉间,泪水便如决堤的洪水一般,顺着脸颊肆意流淌而下。

说完这些话,她深深地叹了口气,然后转身缓缓离去,只留下那个细瓷坛子静静地摆在那里,仿佛也承载着她无尽的忧愁与悔恨。在这里,留给她的不仅仅是难以磨灭的屈辱感,更有深藏心底、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深深伤痛。

后来,母亲透露道,其实她内心深处真正的想法,是想要找官方,跟温世雄讨要一个合理的解释和说法。而这个所谓的“说法”,正是要来自于大队干部那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面对这样的请求,无论是谁都感到无能为力,因为这件事情实在太过棘手,根本无人能够施以援手。

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社会上突然掀起了一股组建文艺宣传队的热潮。五队的洪吉平和尤识字两人凭借各自出众的才艺脱颖而出,双双被相中。紧接着,他们接到上级指示,要前往其他公社开展思想宣传工作。按照规定,他们所在的生产队将负责每天如实记录二人的工分情况。

起初,上头仅仅选定了洪吉平一人。之所以做出如此决定,原因无他,只因洪吉平堪称多才多艺,不仅能唱能说,而且还擅长演奏乐器,可以说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唯一存在的缺陷便是双目失明。考虑到实际工作需求,必须得另外挑选一名人员,既要具备出色的演讲能力,同时还要能够顺道给洪吉平充当向导指引道路。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整个自强大队翻来覆去地筛选了一遍,居然愣是找不出这么一个合适的人选。

正当众人为此事一筹莫展之际,尤识字挺身而出,勇敢地自我推荐,表示自己完全符合条件。经过一番考察之后,她最终顺利获得了认可。或许,正是从这一刻起,一段震撼人心、超乎寻常的爱恋故事开始悄然孕育,并逐渐崭露头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