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供销龙耀酒 > 第23章 故乡情深深(第3页)

第23章 故乡情深深(第3页)

队长水长林得知此事后,担心机耕队那伙人中午会饿肚子,于是急匆匆地端来一盆面粉,送到了老婶面前,并说道:“老嫂子啊,快拿着这盆面去做饭吧,别耽误了正事,俗话说,骂人不疼起誓不灵嘛,你消消气,这个亏算吃到我身上了!”

可老婶却连连摆手,态度十分坚决地拒绝道:“不行不行,我怎么能受这个窝囊气呢?不挣这几个工分我们也能对付活着。”

说完,她便将头扭到一边,不再看那盆面粉。

水长林见状,好言相劝,但老婶始终不为所动。两人就这样僵持不下,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转眼间已经过去了整整一个小时。

这时水长林实在没辙了,他无奈地看向站在一旁的母亲,说道:“二嫂,您看这情况,要不您就帮个忙,先把这顿饭给做了吧。”

母亲一向热心肠,听到这话自然不会推辞,她二话不说,伸手接过了面盆。本以为只是临时帮忙做一顿饭而已,没想到这一接手,后面的事情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了。

话说这老队长家之前也曾办过伙食点,本来一切都还算顺利,可后来不知怎的竟传出了绯闻。据说有一天中午,隔壁邻居家的女人去自家后院菜园里摘豆角时,突然听到从旁边筏子墙那头传来一阵异样的响动声。她心生好奇,踮起脚尖,呲着一块土筏子费力地登高张望。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只见那公社干部陈大眼珠子正紧紧搂着一名妇女在菜地里翻滚呢!

可怜那些豆角架子全都被他们给压得滚倒在地。而那位邻家女人因为眼神不太好使,虽然看到了这一幕,但却没能看清那名女子究竟是谁。她不敢声张,只能悄悄地缩回身子,装作什么都没发生过似的。但这件事还是很快就在村里传开了,大家纷纷猜测那个与陈大眼珠子幽会的女人到底是谁。

自那件令人咋舌之事发生以后,原本众人聚集用餐的伙食点竟然被悄然挪走了,新地点选在了老叔和老婶家中。然而,谁也没有料到,即便是换了地方,那陈大眼珠子前来吃饭时仍旧不安分守己。

他总是趁着旁人稍不留神之际,故意将自己肥胖的身躯往老婶身上磨蹭过去,仿佛一只饥饿难耐的野兽在寻觅着猎物一般。不仅如此,这陈大眼珠子甚至还用那双肮脏的脚丫子,悄悄地去触碰老婶的双脚,以此来试探她的反应。倘若老婶稍有回应或者表现出一丝一毫的默许之意,恐怕两人便要勾搭成奸、做出违背伦理道德之事了。

跟水队长顺利地借到屋子之后,我便马不停蹄地开始行动起来。首先,我找来了那群精力充沛、活力四射的男孩子们,请他们帮我四处宣传并做广告。当然啦,作为回报,我也慷慨地给了他们一些小费。

要知道,以前群众们想要把家里堆积的废品送到供销社去换钱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儿。路途遥远不说,还得花费不少时间和力气呢!如今可好啦,家门口居然有人专门收购废品,这可真是让大家喜出望外啊!消息一经传出,人们纷纷奔走相告,短短一天多的功夫,我这里就已经收到了堆积成小山一般高的废品。

我呢,则稳稳当当地坐在一张小板凳上,认真仔细地记录着每一笔账目,并当场就把相应的钱款付给那些前来送废品的人们。夜幕降临的时候,我只要轻轻地将屋门锁上,完全不用担心这些宝贝会丢失。

嘿,说到这儿,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呢!那天,我的老弟竟然意外地捡到了一个马头骨。别看它只是个骨头,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大概卖出了好几毛钱呢!据说呀,这个马头骨已经在路边静静地躺了好几个月了,一直都没人注意到它。没想到这次却被我们给发现了,还真算得上是一份小小的惊喜呢!

我站在那里左顾右盼,仔细地观察着四周,心里默默念叨:“不知道还有没有人会过来卖废品呢?”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始终不见再有新的顾客出现。眼见今天不会再有人来,我寻思着差不多也该收摊了。于是,我转身走向不远处生产队停放牛车的地方,找到了那辆熟悉的牛车以及两名身强力壮的劳力。

我与他们简单商议之后,便开始动手将那些堆积的废品搬运上车。经过一番忙碌,终于把所有的废品都稳稳当当地装在了牛车上。随后,我坐上牛车,指挥着两名劳力一同出发前往公社的收购站。一路上,牛车缓缓前行,车轮发出嘎吱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一天的辛勤劳作。

抵达公社收购站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赶忙卸下废品,与收购站的工作人员完成交接、称重等一系列程序。看着手中换来的那一叠钞票,我的心情格外愉悦。告别收购站的人员后,我匆匆踏上归途,就得先回家了,明天向经理汇报今天的成果并交差。

次日汇报结束后,回到供销社营业室,我顾不得身体还在累,立刻重新站立在那个蓝色柜子后面,继续开始售卖货物。虽然身体有些疲惫,但想到刚刚的收获,心中顿时充满了干劲儿。

经理侯玉树可是个实打实的“酒鬼”,平日里没少跟人推杯换盏。就在这一天,我们正忙着售货的时候,不知怎地话题就扯到了紫梅酒和香梅酒上头。您瞧瞧,咱们这儿啊,两种酒可都有得卖呢!但奇怪的是,甭管是谁,都还没尝过这俩酒到底啥滋味儿,就连老百姓那边也没给咱个准信儿,说说哪个更好喝些。

这时候,突然有人冒出来一句:“要不就让侯经理尝尝呗!”大家一听,纷纷附和起来。侯玉树倒也爽快,二话不说就从货架上拿下了两瓶酒。只见他小心翼翼地拧开瓶盖,先是轻轻地抿了一小口紫梅酒,咂吧咂吧嘴后摇了摇头;接着又拿起那瓶香梅酒,同样只喝了那么一点点,眼睛却一下子亮了起来,大声赞道:“还是这香梅酒够味儿!”说完便赶紧把两个瓶盖重新拧紧放回原处。

这两款酒正好归我负责销售。可我自个儿呢,连一滴都还没尝到呢!也不晓得这次让经理先尝为快,算不算成功拍到了马屁?

我与黄艳玲之间的信件往来从未间断过,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彼此生活点滴的关切和好奇。某一天,我鼓起勇气提起了她过往的一些经历,那些曾经在人们口中流传、让我心生疑惑的故事。我详细地描述了所听闻的关于她的种种传言,毫不掩饰地要求她给我一个明确的解释。

然而,黄艳玲的反应却在我的意料之外。她毫不犹豫地否认了这一切,语气坚定而决绝。她强调说,自己绝对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女孩,她有着自己的原则和底线。对于那些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所谓“对象”们,她澄清道:他们不过是普通的朋友罢了,仅此而已。

不仅如此,面对那些更为离谱的传闻,比如与人私奔或者有过亲密行为之类的说法,黄艳玲更是表现出极大的愤怒和委屈。她激动地申辩着,声称这些完全是无中生有的污蔑。她说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仿佛受了天大的冤枉一般,心中的苦楚如同滔滔江水般汹涌澎湃,却又无法找到合适的出口来宣泄。

得知她那副伤心欲绝的模样,我不禁开始怀疑起之前听到的那些谣言是否真实可靠。也许,真的是众人的误解和恶意揣测,才让这个原本单纯善良的姑娘承受了如此之多不白之冤。想到这里,我感到一阵愧疚涌上心头,后悔自己不该轻易相信那些未经证实的流言蜚语,从而伤害到她那颗脆弱的心。

就在不久前,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永久供销社竟然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事故!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人们惊讶地发现,现金员张永林竟然涉嫌贪污公款多达九百多元!这一数字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而此时,供销社的经理侯玉树却因身体状况不佳,无法亲自前往县城进货。无奈之下,原本只负责管理现金和账目的张永林,不得不额外肩负起这一重任。要知道,从这里到县城足有七八十里的路程,而且当时拉货所使用的交通工具仅仅是驻地生产队的马车。如此一来,往返一趟至少需要三四天的时间。

说起张永林这个人,其实他并非本地人,而是从外地调来的。他的儿子正好与我同在一所学校读过书,还比我高一个年级呢。想当初在学校的时候,他的儿子可真是相当活跃啊!无论是吃的、用的还是玩的东西,其他同学根本就没有,只有他应有尽有。也正因如此,在他儿子身边总是簇拥着好几个忠实的“拥戴者”,甚至连老师们对他也是另眼相待。

尤其是那分布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屯子里,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者,还是朝气蓬勃的少年;不管是温柔婉约的女子,亦或是孔武有力的男子,所有的社员们对于他们老张家,那可是打心眼里羡慕、眼红得要命,甚至还夹杂着丝丝恨意呢。

且听那赶大车的车老板子和跟车的伙计回来后绘声绘色地讲述,这张永林啊,在宝东县城里可真是混得风生水起,吃得开着呢!甭管他走到哪儿,都如同行走在平坦大道之上一般,顺顺利利,毫无阻碍。

特别是那些旅社里的女服务员们,只要一瞧见张永林的身影出现,好家伙,立马就呼啦啦地围上来一大帮子人。这个娇滴滴地唤一声“张经理”,那个亲热地喊一句“张大哥”。

这边有个姑娘央求道:“好哥哥,把您的肥皂匀给妹妹两条好不好嘛?”那边又有一个妹子撒娇说:“张大哥呀,您就行行好,把您的白糖卖给人家二斤呗!”

更有甚者,哪怕不给粮票、布票或者棉花票,也能从他手中轻轻松松地买到美味可口的糕点、五颜六色的布匹以及柔软温暖的棉花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