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酒水供销协议 > 第32章 是谁不应该(第1页)

第32章 是谁不应该(第1页)

谁能够想到啊!老叔这才刚刚离世仅仅三天而已,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就发生了——老婶居然要改嫁给郜连山啦!而促成这段姻缘的媒人,竟然是那个曾经将老章头坟墓铲平的人,这个人便是张连树。

这天,张连树来到我们家里询问我的母亲:“按照习俗,在逝者下葬后的第三天圆坟之后,如果遗孀想要改嫁,这样做是否合适呢?”

母亲听到这番话的时候,心里顿时觉得有些不是滋味儿。毕竟这种事情实在让人难以启齿去评价,虽说老婶这么快就要改嫁确实显得过于仓促和急切,但在如今这个倡导新社会、新风尚的时代背景下,咱们家哪有什么权力去横加干涉人家的个人选择呀!

所以母亲犹豫再三之后,还是回应道:“应该没什么问题吧。”

然而实际上,母亲的心里肯定憋着一股子闷气呢。等到老婶正式过门的那一天,母亲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情绪,直接找上了门去。

一见到老婶,母亲便开门见山地说道:“妹子啊,说实话,咱这家真没啥值得让你留恋的地方。不过嘛,我得提醒你一句,咱家的那些个东西,你可别带太多走喽!”

说完,母亲二话不说,上前就开始“抢夺”起东西来。经过一番努力,母亲成功地夺回了一个条桌,还有老章头生前用过的一个大大的坛子以及其他一些物品。

话说这老婶,一生孤苦伶仃,膝下无儿无女。那些个被收拾起来准备带走的物件儿,一旦到了郜家,自然而然也就成了人家的东西啦。母亲这般往回收拾,多多少少倒是有些道理在里头。不过呢,关键还得瞧老婶自个儿心里头是咋想的、啥态度。

记得那天,我也跟着一块儿去了。瞅见母亲正忙活着收拾那些个所谓的古董,我赶忙凑上前去劝道:“妈,咱要这些玩意儿干啥?没啥大用处啊!”

可母亲哪听得进去哟,依旧自顾自地继续收拾着。再瞧瞧一旁站着的队长水长林和会计徐木匠,那俩人就像木头桩子似的杵在那儿,面无表情,从头到尾愣是一句话都不说。

老婶事后丝毫没有生气的迹象,甚至那喜悦之情都快溢出来了。她刚刚嫁到郜家没几天,就迫不及待地跑来我们家串门了。

一进门,她便像打开了话匣子一般,滔滔不绝地夸赞起郜连山来。她说郜连山对她可好了,不仅帮她抱柴火、烧火做饭,而且还会主动承担各种家务活儿。

母亲静静地坐在一旁,面带微笑地听着老婶的讲述。尽管心里或许有些不是滋味,但也不好打断老婶的兴致。

就在这时,我的老弟却不知何时悄悄地摸了进来。只见他蹑手蹑脚地走到老婶身后,趁着老婶不注意,慢慢伸手将老婶坐着的凳子抽走了。

老婶原本正说得兴起,站起身来想稍作歇息一下,然后再继续坐下聊天。然而,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当她再次准备落座时,凳子竟然不见了踪影!猝不及防之下,老婶一下子失去平衡,“扑通”一声重重地坐到了地上。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我那一向自以为聪明的老弟竟然没有占到丝毫便宜!时间匆匆而过,短短两个月之后,他便迎来了应有的“报应”。

不过呢,请大家别误会,这里所说的“惩罚”呀,其实也只是我们之间的一种调侃式的说辞罢了。毕竟血浓于水嘛,兄弟之间偶尔开开玩笑、互相打趣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啦。

回头聊聊正话,重要的说三遍。想当年,那时候的供销社可是农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存在。它的核心业务主要集中在供应方面,而其服务的对象正是广大辛勤劳作的农民朋友们。

一般来说,每个乡镇都会设立一个门市部,规模相当于一个中等大小的百货商店。

这里面所经营的物品那可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各类用品,从锅碗瓢盆到柴米油盐酱醋茶,再到各种文具纸张等等;同时还包括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种物资和工具,比如化肥农药、农具器械等。

不过要注意,像粮食、肉类和蔬菜这类生鲜食品通常不在它们的经营范围之内。

除此之外,在下面的每两个生产大队也会共同设立一个供销部。虽然这个供销部相对较小,但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本上常见的商品都能在这里找到,只是像自行车、缝纫机这样比较大型且昂贵的物件可能就没有啦。

再来看看人员配置吧,一个供销部里大概有四个人。其中会有一名经理负责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另外还有一名专门负责现金收付的现金员,剩下的两个人则担任营业员,负责销售和顾客接待等具体事务。

相比之下,中心社的门市部就要大一些了,经理可能会有一到两名,分别承担不同的管理职责。此外,还会设有一个专门管账的现金员来处理账务相关事宜,同时在营业室内还会有另一名专门收取现金的现金员。

至于营业员嘛,则多达十几个,可以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不仅如此,中心社还有一个负责采购货物的采购员,确保货品能够及时补充和更新。当然啦,像更夫这种负责夜间安全巡逻的人员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且中心社还设有两到三名主任来统筹全局工作,再有一名会计负责财务核算,一名现金员负责资金管理,一名统计员负责数据统计分析,甚至连司机都有两名,以保证货物运输的顺利进行。

最后,别忘了还有一位做饭师傅给大家准备美味可口的饭菜,以及几名锅炉工和其他一些闲杂人员,他们也都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共同维持着整个供销社系统的正常运转。

每个乡镇供销社犹如一座坚固的堡垒,作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屹立于当地商业领域之中。它们需独自承担盈利与亏损的责任,宛如在商海中奋勇前行的船只。这些供销社的总资产通常高达几十万之多,彰显着其在地方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雄厚实力。

在这里工作的员工们,收入水平虽不算高,但也能维持基本生活需求。他们每月的工资最少也有三十元,而那些经验丰富、能力出众的员工则能拿到四五十元的高薪。

此外,如果因工作需要外出公干,差旅费可以按照实际花销如实报销。至于日常饮食方面,每人每天还会得到六角钱的餐补。不过,如果消费超出这个标准,就得自行负担多出的部分了。

值得一提的是,供销社对于员工的医疗保障十分完善。无论是因病住院治疗,还是前往门诊就医,只要持有卖方开具的正规收据,所有的医药费用均可全额报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