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酒水供销协议 > 第16章 地主大院做供销(第1页)

第16章 地主大院做供销(第1页)

那是一个炎热的夏日夜晚,万籁俱寂,人们都沉浸在甜美的梦乡之中。时间悄然流逝到了半夜时分,月光如水洒落在宁静的小院里。

突然,一道黑影如同鬼魅一般翻过围墙,轻盈地落入了院子内。这个不速之客正是一名心怀叵测的小偷。

只见这小偷蹑手蹑脚地朝着仓库走去,手中还拿着一把撬棍,准备撬开仓库的大门大捞一笔。然而,正当他全神贯注地摆弄着门锁之时,一阵轻微的响动引起了他的警觉,但为时已晚。

原来,住在这间屋子里的职工刘忠义正好起夜撒尿。当他经过窗边的时候,眼角余光瞥见了那个鬼鬼祟祟的身影。

刘忠义心中一惊,但很快便冷静下来。他没有贸然出声惊动小偷,而是小心翼翼地转身回到屋内,动作轻得像猫一样。

进屋后的刘忠义迅速从角落里取出了一把洋炮,然后悄无声息地来到窗前,举起洋炮,稳稳当当地瞄准了正在撬门的小偷。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小偷应声倒地。

刘忠义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后,拿起手电筒走到小偷身旁查看情况。借着手电筒的光亮,他惊讶地发现倒在地上的小偷竟然是供销社西院的范大麻子!

“我的天,这怎么可能呢?他这么干很容易被认出来呀!”刘忠义跟赶来的经理汇报完,接着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经理比他阅历丰富多了,立刻沉着地说:“这个人不是穷急眼了就是惯偷,咱们首先还是向上级汇报,等调查结果下来就什么都清楚了。”

供销部门报案,公安人员介入调查之后得出结论,那个范大麻子蓄意盗窃作案,而且还是个惯犯。由于建国时间短,那时对于盗匪都是零容忍,因此刘忠义的行为并没有受到追究。

此事过后不久,范大麻子的儿子得知了父亲被枪击身亡的消息,顿时悲愤交加。他暗自发誓,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一定要替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

出于担心刘忠义会遭到死者家属报复,相关部门经过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将刘忠义调离本县,前往外地工作。

然而,事发当初令人绝对意料不到的是,这支看似只是用于娱乐消遣的洋炮,却在不经意间夺走了范大麻子那条鲜活的生命。

尽管供销社方面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范措施来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但终究还是无法完全杜绝那些胆大妄为之徒的冒险行为。

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当地的永久供销部,我们谈到这个话题的诱因是供销社那件颇具特色的武器——一支古老的洋炮。据说这杆洋炮乃是当年从地主老徐家收缴而来并遗留下来的。

与普通步枪不同的是,这支洋炮每次仅能装充一枚弹壳,而且弹壳内装填的并非是单纯的弹药,而是火药以及细砂的混合物,它的威力具有发散效果,杀伤的面积比较大。

每当侯玉树经理扛起这杆洋炮外出的时候,身后总会跟随着一群跃跃欲试的人们,他们一同穿梭于山林田野之间,兴致勃勃地四处打鸟。

我的父亲原本在永久供销部工作,后来调到了万丰公社的供销社任职。由于工作性质的缘故,他有时需要在夜间赶路回家。而每次经过徐家屯的西北沟时,他总是格外小心谨慎,因为此地向来是歹人频繁出没之所。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父亲常常会背上一支步枪以防万一。

时间回溯到解放初期那个特殊的年代,彼时,社会秩序初定,但仍处于较为动荡不安的状态之中。为了维护地方的安全和稳定,基层单位纷纷被配备了枪支武器。

像是大队、银行以及供销社等重要部门,无一例外都拥有属于自己的枪械装备。其中,最常见的便是那些老式步枪了。这种步枪内部能够装填整整五发子弹,其威力虽然称不上巨大,但在应对一些突发状况时还是能发挥出一定作用的。

话说回来,这个徐黑嘴子屯其实挺特别的。因为整个屯子都是由徐家精心设计和规划出来的,自然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其中最显着的特点,便是屯子周边那三面环绕的茂密杨树林了。

记得我第一次亲眼见到这片杨树林的时候,整个人都呆住了。只见那些高大挺拔、粗壮笔直的钻天杨直插云霄,仿佛要刺破苍穹一般。它们实在是太高了,以至于远处高高矗立的房屋在它们的衬托之下,显得无比渺小,远远望去就如同一个微不足道的火柴盒似的。

当春天那温暖的阳光洒向大地,万物复苏、百花争艳之时,一群群乌鸦从远方振翅而来。它们如同一片片黑色的乌云,铺天盖地地汇聚在一起,让人不禁感到一阵压抑。

这些乌鸦纷纷降落在树梢之上,开始筑巢安家、产卵繁衍后代,并悉心照料着自己的子女。然而,它们的叫声却常常令人心生厌烦,仿佛是一声声刺耳的噪音,打破了春日里原本宁静祥和的氛围。

更为糟糕的是,传言称这些乌鸦会糟蹋农田里的庄稼。这可让当时担任大队长的老姨夫坐不住了,为了保护村民们辛辛苦苦种植的农作物,他时常手持一把洋炮,勇敢地冲向那些捣乱的乌鸦,试图将它们驱散。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就在某一天,一场可怕的意外发生了——那把洋炮突然间炸裂开来!刹那间,烟雾弥漫,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击中了老姨夫的面部,其中一只眼球当场被炸飞。

尽管老姨夫曾经作为一名英勇的解放军战士,熟练掌握各种枪械,但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严重事故,他也无能为力,只能无奈地接受这残酷的现实,自认倒霉。

那天,当母亲得知这个噩耗后,她惊慌失措地丢下手中正在忙碌的活儿,心急如焚地冲出家门。年幼的我见状,急切地想要跟随母亲一同前去探望受伤的老姨夫,但母亲担心我的安全,以我年纪尚小为由坚决不许我随行。

然而,我心中牵挂着老姨夫的安危,趁母亲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独自追了出去。我一路奔跑,气喘吁吁地来到了李家屯子的西边。

远远望去,只见一副简易的担架正被几个人急匆匆地抬起,沿着通往西烂营子的大道飞速向北行进。担架上躺着的那个人,想必就是遭遇不幸的老姨夫吧……

在返回的途中,我竟然目睹了一幅颇为奇异的景象——只见前方有一个身影正步履蹒跚地朝着与我相同的方向缓缓走来。待走近些瞧看,才发现原来是个男子将一口硕大的铁锅倒扣在了自己的头顶之上,并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缓慢前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