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酒水供销协议 > 第69章 归来书旧情(第2页)

第69章 归来书旧情(第2页)

平日里,梁玉山总是神神叨叨的,逢人便说:“我跟你们讲啊,我现在可厉害了,我能听见别人在家里说话呢,这都是练功练出来的神通啊!”他说这话的时候,眼睛瞪得溜圆,脸上满是得意和神秘的神情,仿佛自己已经成为了超凡脱俗的仙人。那模样,就好像他的耳朵能穿透墙壁,直接捕捉到别人家里的每一句悄悄话。

纪秀莲也不甘示弱,在一旁使劲儿附和:“就是就是,我们还能发功支配人的举动呢!”她一边说,一边还煞有介事地比划着,双手在空中挥舞,做出发气的姿势,说得那叫一个有模有样。他们的言论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子里迅速传播开来。一些愚昧的村民,本来就缺乏科学知识,听到他们说得如此神奇,一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差点就信以为真了。

然而,假的终究是假的,就像纸包不住火一样,有好几户人家,被梁玉山和纪秀莲的歪理邪说给迷惑了。家里有人得了病,他们不去医院找医生看病,反而在家里练功,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严重。原本只是一些小毛病,因为延误了治疗,最后恶化成了重病。那些病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家属们也心急如焚,却依然执迷不悟地认为是练功还不够虔诚。

派出所的警察们接到报案,来到村里调查梁玉山和纪秀莲。当警察们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这两人还执迷不悟。梁玉山瞪大了眼睛,扯着嗓子叫嚷:“我们这是在度人,是在做好事,你们为什么要抓我们?”他的脸涨得通红,双手挥舞着,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仿佛自己真的是在拯救世人。

警察严肃地看着他,目光中透露出威严和正义,说道:“别执迷不悟了,你们心里没数吗?看看村里那些因为相信你们而耽误治疗的病人,他们现在痛苦不堪,不要再骗人了。”警察的话语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像重锤一样,敲打着梁玉山和纪秀莲的内心。但此时的他们,是否能真正醒悟过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被派出所带走调查后,两人终于老实了一些。在自强村,梁玉山和纪秀莲的故事成了一个反面教材,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坚信科学。

那是一个格外静谧的乡村夜晚,深邃的夜幕宛如一块巨大的黑色绸缎,轻柔地笼罩着整个村庄。银白的月光好似一层薄纱,带着丝丝缕缕的温柔,缓缓地洒落在玉珍家的小院之上。小院里的一草一木都在这月光下镀上了一层朦胧的光晕,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玉珍家的柴垛静静地立在房子的西北角,每一根柴禾都凝聚着生活的烟火气。在这平常的夜晚,它本应就这样安静地待着,陪伴着小院度过又一个平凡的时光。然而,命运却在这一刻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突如其来的灾祸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毫无预兆地降临了。

只见熊熊烈火瞬间如恶魔般吞噬了一个柴垛,火舌疯狂地肆意舔舐着周围的一切,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仿佛是恶魔在得意地狂笑。那火光映红了半边天,将原本宁静的夜空染成了一片恐怖的橙红色。

好在古七子从永久村回来,当他在远处远远望见这冲天火光时,整个人瞬间瞪大了眼睛,脸上满是惊恐与焦急。他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双脚不由自主地加快了速度,一边拼命朝这边跑,一边扯着嗓子声嘶力竭地大喊:“着火啦!纪万林家着火啦!”那喊声如同炸雷一般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在空旷的村子里格外刺耳,每一个音节都带着无尽的急切与担忧。

村民们在睡梦中被这喊声猛地惊醒,一时间,整个村子都沸腾起来。有的村民穿着单薄的睡衣,连外套都来不及披,就匆忙冲出门;有的村民趿拉着拖鞋,连鞋带都没系好,就慌慌张张地往外跑。大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快去救火!他们纷纷抄起水桶、脸盆等一切能盛水的工具,像一群奔赴战场的勇士,朝着玉珍家的方向迅速赶去。

到了着火现场,大家顾不上喘口气,立刻投入到紧张的扑救工作中。男人们力气大,他们一趟又一趟地从附近水沟里提来满满一桶水,脚步匆匆却又坚定有力,溅起的水花在火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光芒。女人们也不甘示弱,她们用脸盆端着水,快速地传递着,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送水链”。孩子们虽然年纪小,但也在旁边帮忙递着工具,稚嫩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与担忧。

大家齐心协力,一桶桶水不断地泼向大火。然而,火势十分凶猛,每一次泼水只能暂时压制一下火焰,不一会儿,火又会重新燃烧起来。但村民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咬紧牙关,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把火扑灭!经过一番漫长而紧张的扑救,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火势终于渐渐减弱,最终被彻底扑灭了。

此时,大家才发现玉珍家的房子离危险不过咫尺之遥,那熊熊烈火几乎已经烧到了房子的边缘,房子的墙壁被熏得漆黑,还冒着丝丝青烟。再晚一会儿,后果简直不堪设想,整个房子很可能会被大火吞噬,玉珍一家多年的心血也将付之一炬。想到这里,村民们都不禁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欣慰又疲惫的笑容。而玉珍一家更是满含热泪,对着大家不停地道谢,这份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邻里情,让这个夜晚变得格外温暖。

第二天,太阳刚刚探出脑袋,柔和的光线洒在村落的每一处角落。玉珍却满脸愁容,脚步匆匆地找到我。那时我还没有去哈尔滨。她的头发有些凌乱,眼神里满是焦虑和疑惑,一见到我,便急切地说道:“二哥,这事儿太蹊跷了!你是不知道啊,昨天夜里,好端端的柴垛突然就着火了。那可是我家大半年的柴火储备啊,就这么烧得一干二净。我怎么想都想不明白,这到底是谁干的这缺德事儿啊?二哥,你给我算一卦,看看能不能算出是啥人干的。”

我那时就对算卦之术有些研究,平日里一有空闲,就会捧着相关的书籍仔细研读,尤其钻研过邵伟华的理论。我觉得他的理论自成体系,很多观点都有独到之处,对我帮助很大。当下见玉珍如此着急,便毫不犹豫地应了她。

我不慌不忙地在桌子上摆好卦象所需的物件,有古老的铜钱,还有写满神秘符号的卦签。我神情专注,双手轻轻拿起铜钱,心中默念着与这柴垛起火之事相关的话语,随后缓缓摇动双手,让铜钱在手中翻滚。接着,我将铜钱轻轻撒在桌面上,看着它们呈现出的排列组合,开始仔细推演起来。

随着推演的深入,我的眉头渐渐皱起,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我缓缓开口说道:“玉珍啊,依这卦象来看,放火的不是一个人。从卦象的种种迹象表明,他们是从东北方向来的。而且啊,在放完火之后,他们又返回东北某地去了。”

玉珍听了我的话,一脸茫然地站在那里,眼睛微微睁大,嘴巴也不自觉地微微张开。她皱着眉头,在脑海里拼命搜寻着与东北方向有关的人和事。她的眼神时而黯淡,时而又闪过一丝希望的光芒,可怎么也想不出会是谁干出这样的缺德事儿。她嘴里还喃喃自语道:“东北方向?我们这平时和东北方向来的人也没啥交集啊,会是谁呢?真是奇怪了。”她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停地摇头,脸上的愁容越发浓重了。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地过着,每天清晨,阳光都会温柔地洒在这个宁静的小村落,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仿佛时间都在这里放慢了脚步。袅袅炊烟从各家各户的烟囱中升起,鸡鸣狗吠交织成一曲乡村特有的乐章。村头的老槐树就像一位沉默的长者,静静地见证着村里的点点滴滴。然而,平静的生活就像被一颗石子投入的湖面,泛起了层层涟漪。

直到有一天,村里风言风语传开了。那流言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迅速蔓延。原来是村里有个热心肠的村民,在村外的集市上偶然听到几个年轻人在那里大肆宣扬着一件事。他一听,这事儿和村里之前那场莫名的火灾有关,心里一惊,顾不上手上还没买完的东西,撒腿就往村里跑,一路跑到了玉珍家。

玉珍正在院子里喂鸡,看到这人火急火燎地跑来,心里就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这人喘着粗气,把听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玉珍。玉珍原本平和的面容瞬间变得阴沉下来,气得满脸通红,甚至都能感觉到她脸上的热气。她猛地转过身进了屋子,一把抓起电话拨我的号码,声音都因为愤怒而有些颤抖:“二哥,你说气人不气人,竟然是村干部家那臭小子干的!就因为纪万林跟他爹骂过架,他就来报复。”

纪万林此时正坐在一旁的小板凳上,手里夹着根香烟,听到这话,也是一脸无奈。他缓缓地掐死烟头,轻轻地摇了摇头,那稀疏的头发也跟着晃动起来:“我就跟他爹理论了几句,没想到这孩子这么小心眼。当时我就是觉得他家在分地的事儿上有点不公平,大家乡里乡亲的,我就想着把事情说开了,哪成想会闹成这样。”

玉珍越想越气,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咬牙切齿地说:“不能就这么算了,咱们得找他说道说道,哪能任由他儿子胡来。这要是不把事情弄清楚,以后村里还不知道会乱成什么样呢。那火差点就烧到别人家了,万一出了人命,这可怎么得了。”

纪万林叹了口气,那叹气声仿佛把他心中的无奈都释放了出来。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行,玉珍,我跟你一起去,这事儿必须有个说法。咱们都是老实人,但也不能平白无故地受这冤枉气。”

两人一同朝着那村干部家走去。一路上,玉珍的脚步又急又快,仿佛每一步都带着她的愤怒;纪万林则走得相对沉稳一些,但脸上也带着一种坚定的神情。村里的其他村民看到他们这架势,都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有的还在一旁小声议论着。

你想想,人家怎么会承认呢?那村干部在村里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平时就有点自恃清高。他儿子更是被宠得无法无天,平时就爱惹是生非。这会儿要是让他承认自己放火报复,那岂不是打了他和他爹的脸。说不定到时候,他们还会倒打一耙,把责任都推到纪万林和玉珍身上。但纪万林和玉珍可不管这些,他们只想着要为自己讨回一个公道。

结果呢,那家人得知玉珍两口子听到了对他们不利的传言后,那当家人立刻就跳了起来,满脸的焦急与愤怒。他一把拉住玉珍丈夫的手,眼睛瞪得溜圆,声嘶力竭地起誓发愿道:“兄弟啊,这绝对是有人故意诬陷我家啊!我对天发誓,要是我家做了那伤天害理的事儿,天打雷劈,不得好死!”那声音在寂静的院子里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急切。

那当家的老婆也在一旁抹着眼泪,可怜巴巴地拽着玉珍的衣袖,哭哭啼啼地说道:“妹子啊,你可不能信那些道听途说的话呀。我们本本分分做人,老老实实做事,哪能干出那种缺德事儿呢。肯定是有人看我们家过得还凑合,眼红了,故意编排这些瞎话来坏我们名声啊。”她一边说着,一边用那粗糙的手不停地抹着眼泪,眼泪顺着脸颊流到了衣领上,把衣领都浸湿了一大片。

他们家的两个儿子也都凑了过来,眼神里满是惶恐和无辜,赶紧帮着父母辩解:“叔叔阿姨,我们真的是好人,我们家从来没做过坏事,你们别听别人乱说。”那稚嫩的声音里带着几丝害怕,害怕玉珍两口子真的相信了那些传言去告发。

那家人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劝着玉珍两口子,希望他们千万不要被那些毫无根据的谣言所迷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