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酒水供销协议 > 第61章 生财和劫财(第1页)

第61章 生财和劫财(第1页)

第61章生财和劫财

1993年的春天,阳光如同一层轻柔的薄纱,带着丝丝缕缕的温暖之意,穿过茂密树林中那些斑驳陆离的树叶间隙,仿佛金色的雨丝一般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将那条蜿蜒曲折、充满泥土芬芳气息的乡村小道映照得如梦似幻。

就在这条小道旁,住着一位名叫李瞎子的老人。想当年,他可是这一带远近闻名的人物。那时整日推着一辆推车,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新奇有趣的小玩意儿和日常用品,走村串巷,成为乡间一道独特的风景。

不仅如此,他还有一项令人称奇的本领——能掐会算。无论是谁家丢了东西、谁要出门远行求个平安顺遂,都会来找他卜上一卦。凭借着这份神奇的本事和热情爽朗的性格,李瞎子深受乡亲们的喜爱与敬重。

然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李瞎子已经迈入了八十多岁的高龄门槛。曾经挺直的脊梁渐渐弯曲,步伐也变得蹒跚起来;那双原本明亮有神的眼睛,因为岁月的侵蚀而显得有些浑浊黯淡。

随着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浪潮汹涌而至,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也在悄然改变。传统的货郎生意逐渐式微,李瞎子终于不得不停下脚步,结束了那段走街串巷的生涯。

这一天,阳光明媚,但天空却飘着几缕淡淡的云彩,仿佛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李瞎子早早地起了床,洗漱完毕后,便开始向旁人打听关于我母亲家的具体位置。经过一番周折,他终于得知了准确的位置。

当李瞎子走到我母亲家大门口时,他不禁停下脚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迈着颤颤巍巍的步伐,小心翼翼地踏进了院子。每走一步,脚下都会发出轻微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院子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绽放,散发出阵阵迷人的香气。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像是在欢迎这位久违的客人。

此时,母亲正坐在院子里的一把椅子上。她听到脚步声抬起头来,母亲先是一愣,随后脸上露出又惊又喜的表情,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快步迎了上去。

“老人家,您怎么来了?真是稀客啊!”母亲激动地说道,声音中带着几分惊喜和意外。

李瞎子微微一笑,嘴角扯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他那双浑浊的眼睛凝视着母亲,轻声回答道:“来看看,毕竟咱们也是多年的老相识了。再不来看看,恐怕以后真的没有机会喽……”说完,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眼中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李瞎子缓缓地走进屋内,待他坐稳之后,老弟赶忙走上前来,毕恭毕敬地给他倒上了一杯热腾腾的香茶。那杯中的热气袅袅升起,仿佛一条白色的丝带在空中舞动着,而那股清幽的茶香则迅速弥漫开来,充斥着整个房间。

两人先是随意地闲聊了几句家常琐事,气氛轻松而融洽。然而,就在这时,老弟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和期待,开口对李瞎子说道:“老前辈啊,您可是远近闻名的能人呢!要不,您就帮我算上一卦吧?让我也能提前知晓一下自己往后的日子到底会怎么样。”说这话时,老弟的语气充满了恳切。

李瞎子听到老弟的请求,微微摇了摇头,然后摆了摆手,他那原本就沙哑的声音此刻听起来更是多了几分无奈和苍凉:“算了,算了哟……我如今已是风烛残年之人啦,说不定哪天就两腿一蹬、两眼一闭去见阎王爷咯。算那些个东西又有何用呢?”说完,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目光落在远处,似乎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老弟听了李瞎子这番话,心中不禁感到一阵诧异。他本以为以李瞎子的本事,肯定不会拒绝这样一个小小的请求。但当他看到李瞎子那张满是疲惫与沧桑的脸庞时,原本到了嘴边想要继续劝说的话语却又硬生生地咽了回去。一时间,屋子里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只有那杯热茶依旧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要说这李瞎子啊,那算卦的本事在这一带可是赫赫有名!想当年,他年轻的时候,整天推着个货郎推车走街串巷地叫卖货物。别看他人长得其貌不扬,但脑子却特别灵光。有时候遇到有人找他算卦,他便会放下手中的生意,眯起那双虽看不太清楚但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掐指一算,然后口中念念有词。说来也怪,经他这么一算,大部分时候算出的结果还真挺准的呢!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他的名声渐渐地就在周围的村庄里传开了。

然而,时光如白驹过隙,匆匆流逝。如今的李瞎子已不再年轻。更重要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感觉自己身体里的精气神好像都快要被抽干了似的。以前那些熟记于心、倒背如流的卦象和口诀,现在对他来说也失去了吸引力,再也没有兴致去摆弄它们了。

再说吴成林有个相识多年的老友,名叫周门生,此人乃是一名出马弟子。听闻最近这段时间啊,这周门生可是财运亨通,赚得盆满钵满!原来,周门生发财致富的门道竟是靠着仙家的力量,专门在各地热闹非凡的庙会上为人占卜算卦。

每逢庙会来临之际,那周门生摆下的算卦摊位前总是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里三层外三层被围得犹如铁桶一般,简直是水泄不通!而周门生呢,则气定神闲地端坐在那儿,只见他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仿佛正在与仙家交流沟通。

不一会儿功夫,摆在他面前用来收钱的木匣子里便已堆满了花花绿绿的钞票和硬币。再看看那周门生,他那张原本平凡无奇的脸庞此刻容光焕发,满脸笑容,与周边那些为了生活四处奔波劳碌、面容憔悴之人相比,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关于周门生为何能够如此精准地为人算命解惑,并赢得众人信赖从而财源广进这件事儿,坊间众说纷纭。有人坚信他定然是得到了仙家的眷顾与庇佑,因此才能掐指一算便洞察天机,所给出的建议也是字字珠玑,足以助人拨开迷雾、指点迷津;可也有人对此心存疑虑,暗自揣测这当中究竟有几分是真正的本事,又有几分不过是装神弄鬼、故弄玄虚罢了。毕竟,这世间之事本就真假难辨,谁又能说得清呢?

对于李瞎子来说,算卦一事可是极为讲究的,不仅要看缘分是否到了,更重要的是还要遵循天理循环。这么些年来,他凭借着自己的这点手艺给人卜卦算命,虽说也能混口饭吃,但终究未能大富大贵,不过就是勉强度日罢了。

李瞎子依旧守着他那座略显破败的老宅。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他便会搬把竹椅放在院子里,然后悠然自得地坐上去,一边享受着温暖的阳光洒在身上的感觉,一边沉浸于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之中。他深知自己已步入暮年,生命所剩无几。那些曾经围绕着算卦之事而起的种种是非纷扰,也都会伴随着他的离世渐渐烟消云散。

话说回到赶庙会的日子,常盛乡集市就热闹非凡,叫卖声、欢笑声、锣鼓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欢乐的新春乐章。

洪吉平身着不俗,手持一根竹杖,小心翼翼却又坚定地在人群中摸索前行。他是个盲人,双目失明并未让他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反而赋予了他超乎常人的敏锐听觉和沉稳气质。

“洪先生,您慢点儿!”一道清脆的女声从旁响起,原来是秀兰。

她脚步匆匆,不一会儿就赶到洪吉平身旁,眼神里满是关切。秀兰是洪吉平在东升村结识的,自洪吉平帮她家解决难题后,她便对洪吉平的算命本事深信不疑,平日里也十分照顾他。

洪吉平闻声,脸上浮现出温和的笑容,说道:“秀兰妹子,我没事儿,这热闹的声响,一听就知道今天庙会人不少,看来是个好兆头。”

秀兰走到他身边,打量着洪吉平,热情地说道:“洪先生,您这是要去庙会摆摊吧?正好,我对这集市熟得很,我带您去!”说着,便自然而然地伸出手,轻轻挽住洪吉平的胳膊。

洪吉平连忙推辞,脸上带着几分谦逊:“这怎么好意思,又麻烦你。你平日对我已是多有照顾,我都不知道怎么感谢你才好。”

秀兰满不在乎地一摆手,快人快语道:“说啥呢,您帮了我们家那么多,这点儿小事算啥。要不是您,我家那摊子早不知道成啥样了。走,跟我来!”

一路上,秀兰像只欢快的喜鹊,叽叽喳喳介绍着集市上的热闹景象。“洪先生,您听,那边是卖糖人儿的,师傅手艺那叫一个绝;还有这边,是耍杂技的,叫好声都没断过……”洪吉平微微点头,嘴角始终挂着淡淡的笑意,认真聆听着。

抵达庙会摊位,洪吉平刚坐下,就有几个好奇的人围了过来。人群中,一个染着黄发的年轻人满脸怀疑,扯着嗓子说道:“这瞎子还能算命?莫不是骗人的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