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狱警十七的结局 > 第69章 侯本福讲兵仙韩信的故事(第1页)

第69章 侯本福讲兵仙韩信的故事(第1页)

第69章“兵仙”韩信的故事

大家一听侯本福说韩信,都说“知道知道,受过胯下之辱。韩信用兵,多多益善。”

侯本福清了清嗓子,今天我要讲的就是韩信,关于韩信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他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后人称他为“兵仙”,就是说他用兵如神的意思。后来刘邦也说自己领兵打仗,决胜千里之外这个本事他比不上韩信。

也正是这个军事才能十分了得的韩信帮助刘邦统一了天下,夺取了江山,建立了大汉王朝。众人纷纷点头,这些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

韩信早年的生活其实非常艰难,比我们这群人在看守所还难,我们最起码每天两顿饭是没问题的,可是韩信连饭都吃不上,成天在垃圾堆里看人家点外卖吃的扔出来的盒子里面多多少少剩一点烧烤或是盖饭没有(众人笑)。侯本福继续说道,因为他是孤儿,爹妈早就死了,没人管他呀。当然除了捡垃圾,有时也去小河沟钓几个小鱼充饥。有个洗衣服的老妇人,就是后来史书上说的漂母,她看到韩信可怜,就经常把自己的饭菜分给他吃,反正吃了人家好多饭。当然韩信就非常感激,然后就给漂母画饼,说我姓韩的哪天要是有钱了,你给我吃的这些饭菜我都给你按市价的一百倍付钱给你。可是这个洗衣服的老阿姨却说:大丈夫不能自食其力,说话还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你就不要吹牛皮了,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又不是希图你报答我。

可是韩信却肯定的说,这笔账必须记着,我总有一天会兑现承诺付你大价钱的。

因为韩信他虽然落魄穷困,但是他总是把自己当成一个未来的大人物,他直接就是自信爆棚,所以他经常性的把从垃圾堆捡来的有钱人穿了扔的衣服穿起,有时手里拿一本垃圾堆里捡来的残缺不全的书,有时甚至腰上还挎一把别人劈柴都嫌太钝了的宝剑,把自己打扮得像个成功人士一样,就像现在有些人,明明从朋友那里借辆摩托车骑半天,就威风八面的把自己当有钱人了。有一回,韩信在街上遇到了地痞,就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黑社会老大,这个黑老大洗刷韩信说:姓韩的叫花子,你穷得饭都吃不起还在那儿装啥子屄啊,你一会看书一会佩剑的,你以为你是香港的大老板啊(众人笑)。有本事你把剑拿出来和我比试一下,看是你把我打趴下还是我把你打趴下,来呀,叫花子。韩信当然不敢和这个五大三粗的地痞硬来,就害怕地埋着头。这地痞就说,既然不敢和我打架我就不跟你打,那这样吧,我不还手,任凭你用剑砍我,这样该可以吧?韩信还是不敢。这地痞就说,这也不敢那也不敢以后就不要装屄了,听见没有?韩信还是埋着头一言不发。这地痞就说,今天你遇到我了总得有个交代,这样吧,就在这儿,你从我胯下钻过去,我今天就饶了你,咱们各走各路。否则,你今天休想离开这里。

韩信牙齿咬得咯咯响,可是他不敢跟地痞硬碰硬啊,于是他就在心里自我安慰道:老子猛虎不跟你蚂蚁计较,老子快点脱身了还要去找漂母分口饭吃。于是他趴下身,从这个地痞裤裆下钻了过去,这就是我们说的胯下之辱。

韩信一钻过裤裆就问:我可以走了不?地痞说你走嘛,见过没骨气的男人,没见过连老子裤裆都钻的怂包。

后来韩信参军,一开始在项羽帐下,却得不到重用,只让他当一个小卫兵,韩信为了出人头地,三番五次想办法接近项羽,给项羽献计献策,都是热脸贴冷屁股,项羽根本不理睬他,而且他眼睁看着项羽不听范增的话鸿门宴上放走刘邦,眼睁睁看着项羽攻占咸阳后就只想衣锦还乡去显摆,眼睁睁看着项羽分封所谓十八路诸侯还自封为楚王。于是,韩信心里想,你项羽就这点抱负,我在你这里还得不到重用,跟着你这种人干,早迟要完蛋。后来他就千方百计的想法当逃兵,离开了不识栋梁之材的项羽,投奔到刘邦队伍里来。

他投奔到刘邦这里来,刘邦也没把他放在眼里。这韩信就不甘心啦,他就想到先去结交刘邦身边的高层领导,这些和刘邦说得到话的人,于是有次他就大起胆子去到萧何的帐前,对守门的卫兵说他是萧何的亲戚,必须要见萧何一面。这萧何听卫兵进来报告说一个叫韩信说是你亲戚必须要见你一面才肯走。萧何一听自家哪里有什么姓韩的亲戚,本不想见,但转念一想,莫非此人有什么重要事情找我?于是就吩咐把韩信带进来。

这韩信一进帐,站在萧何面前大言不惭的说,我是韩信,有指挥千军万马之才,可是在项羽那里不得施展,于是跑来你们这边,但看样子你们也没有想重用我,这不是我的损失,是你们刘氏集团的重大损失。

萧何一听这人这么大口气,到底有才无才我先试试看,于是问道,小韩啊,你项羽那边待得好好的,而且项羽明明就比刘邦势力要大,你为什么跑到刘邦这边来呢?韩信答道,因为项羽他本来就是天下地一大英雄,他什么都懂什么都能干,他不需要任何人帮助他,而刘邦是个既不能带兵打仗又不懂人事行政财务的人,他需要人才辅佐啊,特别是我这样的军事人才,现在不正是以行军打仗为重中之重的时候吗?少得了我这样的人吗?萧何又问,那么你过来这些日子看出我们军队有什么问题吗?韩信说第一个就是纪律太松懈,比如上次我看到您老人家抓到几个逃兵,你非但不惩治,还发路费,您不杀他们放他们走就已经不得了啦,还发路费,您说这行军打仗这么苦的事有几个能挺得下来的?如果都要走而且都问你要路费,咋个收场?还有就是我觉得我们这支军队缺乏正规化训练,一站出来就像一群乌合之众、散兵游勇,没有一支军队应有的精气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韩信还想淘淘不绝的讲下去,萧何说,小韩同志你先打住,我一天事情多得很,没空听你吹下去,要不这样吧,你先干干最基层的干部,然后以后再说好吧?!

这分明就是下逐客令了,韩信悻悻而退。后来没几天,萧何给了他一个叫做“连敖”的职位,连敖是什么?就是后勤工作部门一个专门搞接待宾客的工作,其实这也算一个肥差,吃吃喝喝的机会不少。

可是你们说韩信还是当初在家靠捡垃圾靠漂母分饭的那个人吗?人家出来就是要大展宏图的。

韩信在这个岗位上很不甘心,都找到刘邦最信任的萧何了,而且明显感觉萧何也是欣赏自己的,为什么不让我带兵却给我个后勤工作呢?他越想越烦恼,于是有天就和几个战友去酒馆喝酒,结果在酒馆与当地百姓发生了冲突,这次韩信没有像忍胯下之辱那样忍气吞声,而是大打出手,结果把人打成重伤,店也给人砸得稀烂。

刘邦的军队因为当时被项羽排挤来到陕西汉中,来这里立足首先搞好群众关系啊。

韩信和战友在外“欺负百姓”这事立即被上级领导知道了,就把韩信及其同案关进监狱,择日斩首。在对韩信进行抄家的过程中,负责抄家的军官发现韩信满床底下全是兵书,于是便把这事报告给了萧何,萧何亲自去现场查看了,才叫人把这些书办去办公室研究。萧何一看,这兵书名为《兵法三篇》,从建军、治军、领军、战略、战术各个层面进行了阐述。而且这部书并非前人留下,而是韩信所着。这萧何立即就爱不释手,反复认真研读起来。

韩信一伙同案在被押往刑场执行死刑的时候,韩信突然大喊一声:“汉王你莫非不想成就大事吗?既然想成大事为什么要杀栋梁之材?”当时的监斩官叫夏侯婴,夏侯婴的职位是“滕公”,就是刘邦的贴身侍卫兼专职司机。滕公夏侯婴听到韩信喊出这么一嗓子,着实有些惊讶,于是立即叫停斩首,先把这事报告给汉王刘邦再说。刘邦听了夏侯婴的汇报。想想此人也算是胆子大,敢在临刑时喊出这样的话。加之想到被项羽排挤到这里,以后干大事确实需要人,不管他能发挥什么作用,先留下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