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堂骑在马上,脸上笑容不断,不住的抱拳向着四周的百姓示意,百姓的喝彩声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很快就到了圣师府中,张玉堂下了马,早有喜婆赶了上来,送上一条红sè的丝绸,张玉堂牵着丝绸的一头,另一头有许娇容牵着下了轿子,向着圣师府的大厅里,莲步款款而来。
“一拜天地!”
“二拜高堂!”
“夫妻对拜!”
“送入洞府!”
张员外、张夫人乐呵呵的,笑得合不拢嘴,看着张玉堂牵着许娇容走进洞房,脸上仿若开了花一样:
“长大的孩子,终于要结婚生子、传宗接代。”
“玉堂已经誉满天下,而今有传宗接代,就算是让我立刻死了,也能够含笑九泉了。”
看着张玉堂的背影,张员外忍不住双眼垂泪,是激动、是高兴。
“娇容,你先在这里坐着,我出去外面照顾一下客人。”
二人进了洞房,张玉堂把许娇容领到床上坐下,旋即转身走了出去。
圣师府中纷纷扰扰,宾客之间,推杯换盏。
不知不觉,天sè将晚,天上一轮月亮闪耀着光辉。
张玉堂走了出来,先到彭浦、王泽龙、欧阳先生一席,给三人进了酒,就欢天喜地的走了出来。
“圣师来了。”
“圣师来了。”
“圣师来了。”
院子里、大厅中,摆满了酒席,桌上的读书人看到张玉堂出来后,纷纷站了起来,望向玉树临风的张玉堂,眼神中充满了敬仰。
“圣师多年没有做过什么诗词佳作,这样一个大喜的rì子里,让圣师给咱们做一首诗词,大家说好不好。”
大家轰然应道:
“好。”
大婚之rì,张玉堂也是高兴非常,趁着酒劲,倒也没有推辞,也不做作:
“那好,我就献丑了。”
一手拿着酒杯,一边缓缓的走着,一首长词脱口而出:
“紫陌风光好,绣阁绮罗香。“”
“紫陌”二句,以“迎亲”开场,妙在并没有说破,旋即:
“相将人月圆夜,早庆贺新郎。先自少年心意,为惜殢人娇态,久俟愿成双。此夕于飞乐,共学燕归梁。索酒子,迎仙客,醉红妆。诉衷情处,些儿好语意难忘。但愿千秋岁里,结取万年欢会,恩爱应天长。行喜长chūn宅,兰玉满庭芳。”
一首唱词一气呵成,描出来一副美妙的画卷:
钱塘的大道上,风光正好;姑娘的闺阁中,罗衣飘香。——至于男方迎亲的如何吹吹打打,新嫁娘如何羞怯而兴奋地换上jīng美的嫁衣。
天边月圆,地上人双,真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无限地喜庆和幸福。
一首长词念动,全场寂静无声。
过了一会儿,才发出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有许多学子,纷纷找寻着笔墨,记载下了,带回去细细揣摩。
一场酒席,直到夜深时分,大家猜陆续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