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92%的研究都在神经突触的分子机制里打转。可就算大脑图谱计划成功绘制出千亿级神经元的连接,受试者的意识反应还是有无法解释的随机性。
这说明我们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还有这条说要往灵性方向走的弹幕,”骁睿指着屏幕感叹,“这已经完全跳出科学范畴了。”
洛尘若有所思地敲了敲白板:“但也不能完全否定这种思路。
荣格提出的集体潜意识理论,就和灵性概念有微妙的关联。
不过科学研究需要实证,像量子意识假说虽然争议大,但至少设计了微管蛋白量子叠加的实验模型,这才是学术探讨该有的样子。
只是目前还缺乏足够有力的证据来支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哈佛大学去年的那个实验,”洛尘顿了顿,加重语气,“切断肠道菌群的小鼠,意识决策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但这种变化根本没法用传统的神经信号传导理论来解释。”
骁睿惊呼:“菌群对意识的影响竟然这么大?!可如果不是神经信号传导,那又是通过什么机制起作用的呢?”
洛尘点头:“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一直用‘局部决定整体’的还原论思维去研究意识,方向从一开始就错了。
意识,或许是多系统协同作用的结果,而不是某个器官能独立产生的。
认知心理学领域同样深陷困境——我们通过内省法和行为实验研究意识,却连‘潜意识如何影响决策’都无法达成共识;
AI领域更能说明问题,尽管AlphaGo能战胜人类棋手,但图灵测试始终无法突破‘意识体验’的壁垒。
这些都在反向证明,现有基于物质结构的研究路径,或许根本无法复刻真正的意识。"
骁睿盯着不断刷新的弹幕,突然眼睛一亮:“等等!顾神会不会认为意识是超越物质层面的存在?
就像量子物理学家说的,意识可能是宇宙的基本属性,而不是大脑的副产品!
神经宇宙学假说也提到,意识可能是从宇宙诞生之初就存在的量子信息态。
最近的量子纠缠实验显示,相距光年的粒子都能瞬间产生关联,或许意识就是通过类似的机制,把微观量子态和宏观宇宙结构连接起来的!”
“但量子意识假说做了那么多次实验,都没成功,又怎么证明它的价值?”骁睿皱起眉头,继续问洛尘。
直播间的弹幕如汹涌浪潮,弹幕中一条高赞评论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破局者】"如果意识是宏观涌现现象,强行拆解成微观粒子研究,不就像把交响乐拆成单音?"
这条评论瞬间引发了刷屏式的共鸣,新的争论方向随之展开:
【系统论支持者】"赞同!意识可能是整个生命体与环境互动的产物,而不是某个器官的功能!"
【实验派反驳】"没有微观证据,一切都是空谈!量子意识假说至今都没通过双盲实验!"
【科幻畅想】"所以顾神要带我们研究平行宇宙里的意识形态?"
。。。
“这个‘交响乐’的比喻太妙了,”骁睿忍不住赞叹,“完美解释了整体涌现的概念。”
洛尘点头,在白板上补充道:“但实验派的质疑也没错,科学终究需要实证。就像当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也是在水星近日点进动等观测数据支持下,才逐渐被接受。
意识研究要想真正突破,既需要大胆的理论创新,也离不开严谨的实验验证。
目前我们缺乏的,或许就是一个关键的实验证据,来打破现有的僵局。”
。。。
喜欢跟着番茄学物理请大家收藏:()跟着番茄学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