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原始海洋中的潮汐运动,可能就是水循环的最初形式,它由地球引力和月球引力共同作用产生。”
骁睿好奇地问:“潮汐运动怎么就能为生命诞生创造条件呢?洛尘,快给我讲讲这里面的门道。”
洛尘耐心解释:“这种简单的水流动模式,为后续生命的诞生和演化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物质的混合与交换,让生命所需的各种元素得以在更广阔的区域分布。
在水流动的基础上,逐渐演化出能够调节大气层和气温的生命形式或生态结构。
以早期浅海生态系统为例,潮汐带来的水流变化,让一些简单的藻类等生物慢慢适应并利用这种环境,它们通过光合作用等方式,渐渐开始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进而推动生态系统的初步形成。”
骁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目光依旧牢牢锁定直播画面,此时弹幕仍在持续更新。
…
“感觉大气层更重要,没有它,地球就会直接暴露在宇宙辐射下,生命根本无法诞生。”
“水流动系统肯定最先有,不然生命都没地方起源,更别说后续发展了。”
“我觉得自适应气温的东西才是关键,温度不合适,啥都白搭。”
“我学地理的,感觉水流动系统和大气层的形成可能有先后关联,大气层的逐渐稳定或许为水流动系统的长期稳定创造了条件。”
“我是生物专业的,感觉草原生态系统对水循环的作用也很独特,草原植被能减少地表径流,根系又能涵养水源,对维持水的动态平衡意义重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感觉我的脑子要跟不上这场知识盛宴啦!”
“听着这些,我仿佛看到了地球几十亿年的沧桑巨变在眼前放映。”
“这直播简直就是知识的‘宝藏库’,我得赶紧拿笔记下来。”
…
在探讨了可能最先出现的要素后,不妨从进化的视角来审视它们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
骁睿又向洛尘抛出问题:“洛尘,那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生态要素是如何相互促进、共同进化的呢?你可得给我讲得明白。”
洛尘清了清嗓子,条理清晰地说道:“就拿绿叶植物来说,随着它们的进化,光合作用效率持续提高,释放出更多氧气,这使得大气层中的含氧量逐步增加,改变了大气成分,为需氧生物的进化创造了条件。”
骁睿惊讶道:“原来绿叶植物的进化对大气成分改变这么关键!洛尘,那需氧生物进化出来后又带来了什么变化?”
洛尘接着说:“需氧生物的出现和发展,又进一步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动物、昆虫和鸟类在觅食、迁徙等活动中,会帮助植物传播种子、授粉,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间接影响水循环和气温调节。”
骁睿追问:“具体是怎么间接影响水循环和气温调节的呀?”
洛尘解释:“动物在食用植物果实后,种子会随其迁徙或活动被带到远方,在新的区域生根发芽。这不仅改变了植被分布,还会影响当地的蒸散作用。
新生长的植被通过蒸腾作用向大气中输送水汽,进而影响区域降水模式和气温分布。
例如,候鸟每年春季北迁时,会携带大量植物种子,在其停歇和觅食的地方,新的植被群落可能逐渐形成,对当地的微气候产生长期影响。”
骁睿感叹:“这一环扣一环的,太奇妙了!那树林作为复杂生态系统,内部生物又是怎么相互作用推动进化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