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贞观逆旅归乡之途笔趣阁最新章节 > 第363章 遭斥回京思己过让利用计通吐浑(第3页)

第363章 遭斥回京思己过让利用计通吐浑(第3页)

亲王之尊,更应爱民如子,怎可因一己之私,罔顾百姓生死。

朕会下旨,严词申斥汉王的过错,将其调回京城,闭门思过,让他好好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

房玄龄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陛下所言极是,只是窦静他……”

李世民摆了摆手,继续说道:“窦静此次虽有隐瞒之嫌,但朕也理解他的苦衷。毕竟太上皇身体欠安,他或许是不想让太上皇为此事操心。

然而,朕不能因为私情而忽视了国法和百姓的权益。将窦静调任夏州都督,一来是让他远离这是非之地,避免再因皇室之事而陷入两难;

二来,夏州地处边陲,突厥降众众多,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官员去安抚。

窦静在处理政务上颇有才干,朕相信他能胜任此职,在夏州为朕分忧,也能为当地的百姓谋取福祉。”

房玄龄摸了摸鼻子,没想到李世民这惩罚还真不轻,一下子便被调离了中枢。

“陛下,正则离京前与我有次戏言,臣却有些上了心,我大唐如今气象更新,可官员服饰的颜色却太过单调,

正则的无心之语,臣却放在了心上,改先前的黄紫两种颜色为黄紫红绿青五色,

一二品为黄,三品为紫,四五品为红,六七品为绿,八九品为青,臣细思之,深以为然,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李世民有些莞尔:“朕的驸马还真是够操心的,哈哈,朕觉得想法颇为不错,玄龄可与众臣商议一番,定个具体的章程呈给朕瞧瞧。

说起正则,朕倒是有个期许,颉利降后,阿史那车鼻自称可汗,整合葛逻禄、结骨等部落,不肯归唐,若能将其分化瓦解,也不失一件大功,

不知正则是否有那个余力,唉,或许是朕有些痴心妄想了,薛延陀还横在中间呢。”

房玄龄捋须笑道:“陛下,那句话咋说的来着,人总是要有些梦想的,万一实现了呢?”

君臣二人对视一眼,旋即哈哈大笑。

-----------------

立政殿,长孙说起李渊的病情,忧心忡忡。

“二郎,阅兵之后,父皇的风疾发作,如今已瘫痪在床,孙神医也是束手无策,可否让正则回京给父皇瞧瞧?”

李世民无奈叹道:“我与孙神医细细聊过,正则回来亦是于事无补,父皇年岁大了,又有风疾伴身,没法子的事,

不过孙神医说已给正则去了书信,索要止痛的配方,能让父皇少些病痛。”

长孙靠在李世民的怀中,心情低落:“一说起风疾,臣妾就想起高明,这个疾病为何就会降临在我们家族身上,难道是杀伐太重,老天对我们的惩罚吗?”

李世民幽幽叹道:“观音婢不可如此说,玄武门之事,皆是为了天下大义,若非如此,大唐何来今日之盛世?

父皇虽病,但亦是为天下操劳一生,此病非因杀伐而起,而是天命使然。”

长孙眼中满是忧伤:“臣妾只是心疼父皇,他一生戎马,如今却要受这等病痛折磨……”

“观音婢,东突厥覆灭之时,父皇曾对朕说,朕是个称职的皇帝,他已心中无憾,朕至今还言犹在耳,

我等身为子女,唯有尽心尽力,让父皇在有生之年少些痛苦,多些安宁,你放心吧。”

“二郎说得对,臣妾不该胡思乱想。只是……只是希望父皇能早日康复。”

窗外,微风轻拂,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深邃:“观音婢,这天下并非只因我们的杀伐而兴,亦非因我们的仁慈而盛。天命虽不可测,但人心可鉴。

只要我们心怀天下,以民为本,大唐的未来,自会光明。”长孙抬起头,目光与李世民交汇,

这一刻,立政殿内弥漫着一种静谧而坚定的力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