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汾河河谷的平原地带,地形平坦,一马平川。
一日后,队伍便行到了晋州,一番交涉过后队伍入了城,晋州都督李誉因病未能接见秦浩。
想着历史上的这位开国功臣,秦浩也不禁感慨。当年的李誉亲率精锐之师,频繁击破敌军,令屈突通那般的悍将最终也不得不拱手纳降。
而在平定刘武周之乱,征伐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各方割据势力的征程中,更是尽显卓越的攻战之术,
赫赫战功与汉初的韩信、彭越等名将相较起来,亦是不遑多让,如今却也是久病缠身。
精心准备了一下,结果还是两瓶酒、两盒茶,带着针灸包,打算亲自拜访一下,再为这位老将缓解一下病痛。
-----------------
张思政今日得到了太子的一个重要的命令,便是将一块东宫出入令牌藏匿于法雅的院中,需选在一个隐秘的地方,但又需要让人能寻得到。
张思政想破脑袋也没有理解这句话中的矛盾之处,先是在院中水井壁上挖了个暗格,又觉得这地方不易被寻到。
左思右想之下,将令牌藏在了正屋屋檐的斗拱内,又贴心的将令牌的吊坠露出屋檐一点,便自觉圆满的回宫交差去了。
果不其然,守在院中的守卫四处转悠的时候,突然发现了屋檐之下的异常,顺理成章的寻到了令牌。
经太子的确认,这正是当初送给法雅的那块,即便没有任何记号,大理寺也只能认定太子所言不虚。
于是一场刺杀嫁祸秦浩,自杀嫁祸太子的诡异案件终于告破,李世民虽然有些无奈,但也认为这是最好的结果,毕竟真牵涉到了太子,恐朝局动荡。
-----------------
桃源庄四面的围墙已经建好,严格按照律法只加高到了一丈,不同的是围墙顶部全都铺满了铁蒺藜,如果真有人想翻墙进入庄中,估计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县子府终于建好了,到处都有阎立本的画作,按照秦浩先前的要求,每幅画作之上都签上了阎立本的大名以及他所拥有的所有刻章。
武曌带领着众女,仔仔细细地将府中每个角落检查了一遍,又按照秦浩的装修设计摆上各种制作的家具,另外每个屋中都有一张特别奇特、但却弹力十足的双人大床。
春夏秋冬都表示想回府中居住,继续照顾秦浩的起居日常,婉娘一口同意,武曌也不好开口拒绝,于是决定等秦浩归来之后再做决定。
将母亲和大姐小妹接到了县子府的东跨院中居住,起居照顾起来更加方便。
房遗玉、段简壁也都选好了自己的房间,这回房子多得是,也不在正院中鸠占鹊巢了,直接就搬去了西跨院中的东西厢房,当然西跨院的正屋留给了柳银环。
魏叔玉兄弟二人以每日还要服侍老父,坚持每日往返,足见二人的孝心。
小狄则坚持要留在庄上,直接就住在学堂二楼的客房之中,因为印刷的所有书籍,学堂之中的图书室都有,爱读书的小狄自然乐在其中。
一切都安排妥当,除了庄上正常的值守,新县子府中也安排了护卫,全伯刘伯举家搬来了庄上,依然是住在新建县子府的南房。
只是每人一间大屋,倒是宽敞得很,刘伯对屋子没有在意,直奔属于自己管辖的养鸡场,那里才是自己施展拳脚的天地。
全伯一副心事重重的模样,武曌细问之下也是一无所获,想是老爷子心中不舍老宅,亦或是担忧大郎,一时没作他想。
四名老兵也都分了住房,安排在了紧邻县子府的一处四合院中,轮换在府中护卫,这样也方便有什么事,一声哨响便能快速到岗。
所有的建筑工作,全都集中到了高炉的建设之上,人多力量大,每日都以极快的速度在向上攀爬着。
李德謇在此次施工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又积极参与到了玻璃熔窑的设计当中,当然受到了长乐的警告,若是机密外泄会有什么下场。
李治在桃源庄上仿佛找到了新的爱好,不回宫时,便换上庄上的衣裳,四处晃荡,好吃的,好看的,奇怪的,只要是没见过的都一一尝试,
搞得护卫日日心惊胆战,唯恐出了差池,直到看到小狄屋中的各类书籍,也逐渐收了心性,与小狄竟然无话不谈的成为了好基友。
武顺终于鼓足了勇气,对二妹张开了口,负责起两间书屋与女儿宝肆的不定时巡视管理,武柔也时不时的前来帮忙。
今日便要前往长安城中书店核查,回来再与印刷厂沟通各类书籍所需的数量。
姐妹二人在两名特战队员的护卫下坐着马车来到了升道坊,只见书店前挤满了围观的百姓,店员连忙分开人群,将二人迎进店中。
武柔拍着胸脯担心道:“秦管事,都第七日了,怎地还有如此多人预订?”
秦忠笑道:“之前不是大娘子拿来了些样本嘛,我想了想,便给前几名预订者发了下去,有些人原本是着抄录,这下看到了上面的拼音都傻了眼,
因为根本看不懂,害怕抄错了那些勾勾弯弯的,这不?一下子又多了许多预订的了。”
武顺笑道:“其实他们相近的人家也可以合在一起预订的,一家买拼音法,一家买三字经,我们不强求,
大郎之前说的就是传播知识,不用在乎形式,我们不要关注这两种书籍的利润。倒是话本卖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