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贞观逆旅归乡之途笔趣阁最新章节 > 第201章 册封招抚薛延陀皇帝亲问辛处俭(第2页)

第201章 册封招抚薛延陀皇帝亲问辛处俭(第2页)

你这个县令当得可真真是让朕刮目相看啊。朕今日单召你前来,便是要你将柳氏一案的内幕细细道来,将你所知的所有细节一一讲出,不得有丝毫隐瞒。”

辛处俭赶忙恭敬回道:“陛下圣明,臣定当知无不言。那柳氏在牢中之时,乃是受到了那薛氏之人的言语威胁,具体用了什么事情威胁,狱官当时离得较远也未听到,故臣亦不知,

而今四人皆已死亡,已无从查考。这都是微臣的失职,不该让薛氏之人私见柳氏,臣悔之晚矣。

而那柳氏似是不愿诬陷举证秦县子,听闻了柳家的惨状,又觉得对不住柳家之人,故而萌生了死志,撞墙殒命。”

李世民眉头紧皱,追问道:“那当时请求与薛氏族人相见之人所出示的令牌,又是怎么一回事?你可回想清楚了?”

辛处俭微微抬头,小心翼翼地说:“陛下,臣曾在东宫担任过太子舍人,那令牌当时只在臣眼前晃了一下,臣便认出是东宫之物。

只不是并非太子殿下的传令和调度令牌,而是平常出入东宫之用的令牌。

臣当时也甚是糊涂,想着东宫之中,除了太子,旁人也不会有如此胆量,敢私自拿着令牌去与薛氏之人相见,故而未敢加以阻拦。”

李世民目光如炬,沉思片刻后问道:“那柳氏的把柄,又是如何被薛氏之人知晓的?你可有线索?”

辛处俭面露难色,摇了摇头:“陛下,臣无能,尚未能查出是何人走漏了风声。只知道薛氏之人似乎对柳氏的遭遇了如指掌,才会前来威胁与她。

臣猜测,能知晓柳氏之事又能持有令牌之人,应与当初药店纵火案的那名管事有关,但此人也已身亡,线索中断了。

这人手持令牌,必定能够随意出入东宫,说不定是深得太子信任之人,只是臣不敢妄下定论。”

李世民冷哼一声:“朕的皇宫之中,竟出了这等事。东宫之人如此胆大妄为,若不彻查清楚,太子岂不时时可能遭遇危险。辛处俭,朕命你继续追查,定要找出那背后之人,还有那令牌的主人。”

辛处俭连忙跪下领命:“陛下放心,臣定竭尽全力。只是臣曾与太子说过此事,遭遇鲁王的训斥,说臣有栽赃之嫌,臣恐会遭遇诸多阻碍。”

李世民怒道:“朕不管有何阻碍,朕命你只管放手去查。朕倒要看看,是谁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若有必要,朕会亲自过问东宫之事,绝不姑息。”

辛处俭诺诺称是,而后缓缓退出两仪殿。他深知此事棘手,一边是东宫的势力,一边是陛下的圣威,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但君命难违,他只能硬着头皮领命。

在东宫之中,一片看似平静的表象下实则暗潮涌动。

太子李承乾听闻此事后,也在自己的宫殿中大发雷霆:“纥干承基这个蠢货,拿着令牌去与薛氏之人相见,还将柳氏之事泄露了出去,这不是要将本宫陷于不义之地吗?去让这个蠢货出城躲避一段时间。”

一旁的侍从们皆低头不敢言语,生怕触怒太子。

而在东宫的一个角落,被锁在房中的纥干承基心中惶恐不安,盘算着如何才能躲过这场即将到来的风暴。

-----------------

李世民忧心忡忡地与长孙说着方才之事,长孙心如死灰,不敢相信道:“二郎,臣妾绝不相信是高明所为,高明虽有些任性,然我上次已重重警告于他,

高明素来最听我的话,即便是与正则有些嫌隙,也只会直来直去,断不会想出这般栽赃陷害的手段。陛下,您可是有了确凿证据?”

李世民眉头紧锁,叹气道:“观音婢,朕也不愿相信是太子所为。可那东宫令牌出现在与薛氏之人的纠葛之中,柳氏又自杀身死,诸多线索隐隐都指向了东宫。

朕已命人彻查,只是至今尚未有定论,这其中疑云重重,实在让朕寝食难安。”

长孙皇后强自镇定,思索片刻后说道:“二郎,会不会是有人蓄意陷害太子?高明身为太子,树大招风,难免有奸佞之徒妄图借此事扳倒他。

那东宫令牌或许手下之人转于他人之手,毕竟持有出入令牌的人不少,故意引二郎猜疑。”

李世民微微点头:“朕亦有此疑虑。只是若真有人陷害,这背后之人布局缜密,心思深沉,竟能将此事搅得如此复杂。”

长孙皇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二郎,臣妾也想为高明尽些心力。臣妾愿在后宫之中悄悄查访,看是否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或许能从宫女太监们的闲言碎语中发现端倪,毕竟这宫中之人往来穿梭,难保不会有人知晓些内情。”

李世民看着长孙皇后,轻轻握住她的手:“观音婢,朕也想还太子一个清白,高明从小心性纯良,即便是做错了事,朕也不愿他有如此阴毒的手段。”

刘瑾急步进入殿中,“陛下,大理寺少卿孙伏伽有要事禀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