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音楼中李元昌则是嗤之以鼻,起得什么破名字,一个胭脂水粉的店铺而已,搞得满长安都是传单,怕不是要上天。
锦绣阁的蝶舞精心备好了一只精美绝伦的花瓶,带着青青一同来到了店里。
然而,刚踏入店门,便被眼前那诸多大人物的服饰惊得合不拢嘴,心中暗自直呼今日来得实在是值当。
武曌得知蝶舞的身份后,念及她此前曾为仙客来助阵的情分,自是对其以礼相待。这反倒令蝶舞颇感受宠若惊,眼见招待自己之人都是国公之女,心里对店中的商品愈发充满了期待。
随着武曌一声令下,开业典礼正式拉开帷幕。春兰、秋菊、冬梅依次上台,为顾客们详细讲解着产品。
因事先经过了精心排练,她们在台上表现得落落大方、有条不紊。
-----------------
太极宫立政殿,长孙与李世民也在讨论着长乐和高阳都要去给秦浩的新店捧场之事。
李世民面带些许不满,轻声抱怨:“这店铺与皇家并无分成,如今连高阳都跑去捧场,是不是显得我们太过主动了些?”
长孙轻轻掩嘴而笑,嗔怪道:“高阳不过是为了给姐姐捧场罢了,姐妹情谊深厚,此乃好事,二郎怎的想法如此奇特?”
李世民的目光落在长孙身上,渐渐心猿意马起来,低声试探:“观音婢,那臭小子已然离开长安,今日朕留宿立政殿,如何?”
长孙微微叹息,无奈说道:“二郎,并非臣妾不愿,只是此前坚持至今,臣妾生怕前功尽弃。臣妾一心想要调养好身体,如此方能多陪伴二郎几年。”
李世民闻言,心中动容,满怀愧疚地说道:“是朕的不是,朕不该如此逼迫观音婢,一切皆等观音婢身体康复之后再说,朕定会耐心等候。”
言罢,轻轻握住长孙的手,目光中满是怜爱与疼惜。
长孙回望着李世民,眼神中亦透着丝丝温情与坚定,
“二郎,臣妾的身子天生便有顽疾,若日后臣妾先于二郎而去,恐后宫不稳。
臣妾为二郎寻了通事舍人郑仁基之女,此女知书达理、容色绝殊,况且有了郑氏家族的支持,也有利于稳定朝廷中的势力平衡。”
李世民感动道:“朕也曾听闻过郑氏之美,没想到观音婢竟如此大度,主动为朕寻觅。
在朕心中,观音婢的地位无可替代,你为朕与大唐劳心劳力,朕岂会不知。”
长孙微微浅笑,“二郎放心,臣妾自会妥善安排。若能为二郎分忧,为大唐社稷着想,臣妾做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臣妾想将郑氏册封为充媛,还望二郎能以公正之心待之,莫要让她受了委屈,也莫要因她而冷落了其他妃嫔,使后宫生了嫌隙。”
李世民轻轻将长孙拥入怀中,“观音婢的话,朕定当铭记于心。既然郑家已然同意,朕稍后便降旨纳郑氏为充媛,并送去聘礼。”
长孙颔首,将头埋在李世民怀中,享受着夫妻二人温馨的一刻。
“观音婢,今日有件趣事,可还记得许敬宗?”
“臣妾自是知晓延族,不是一直在文学馆吗?难不成是写出了什么有趣的文章?”
“哈哈,观音婢有所不知,今日他拿着本三字经前来向朕进献祥瑞,一番大义凛然,差点就让朕真的相信了他的鬼话。
殊不知,朕早就听闻过三字经乃是秦浩那个臭小子所作,最初不过是为了罗将军之女习字而用的启蒙之作罢了。”
长孙奇道:“臣妾好像也从丽质口中听到过三字经,而且有时还经常口吐一些朗朗上口的句子,臣妾也甚感兴趣,但却始终未曾看过完本,二郎可带来了吗?”
李世民从怀中取出三字经道:“喏,正巧朕带在了身上,观音婢既感兴趣,不妨看看,看看是否是大唐的祥瑞,哈哈。”
接过书翻开封面,长孙立刻就被其中的文字所吸引,边看着边口口喃喃读着,不知不觉竟一口气看完了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