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浩自然看到了,得阻止大丫成长过程中的不良心理,对大丫道:“四位姐姐都是刚从宫中出来,无处可依,
家中正好人少,也能搭个帮手不是,莫要耍孩子脾气啊,
而且四位姐姐都识字的,你有不会的可以请教的呢。”大丫忙收敛心神,暗自责怪自己不该生有妒忌之心。
秦浩对四女道:“你们都是二弟帮我召来的,人品方面我自然放心,
你们之前宫中的名字自然不能用了,我给你们起个雅致点的名字,分别叫春兰、夏荷、秋菊、冬梅可好?”
一边说一边点着几人,四人忙都行了个万福礼,
大丫在旁边看着四位漂亮大姐姐的礼仪,想着自己也要学习,别让少爷看不上自己才好。
看着四人还有些拘谨,这也快到正午了,秦浩大手一挥,收工。
众人一齐进了堂屋,四女一直都不出声,就静静打量屋内的摆设,
从未见过这样的布置,中间一张大圆盘好奇特,秦浩扯出一把椅子道:“大家都坐下说话吧,大丫,拿个茶壶和几个瓷杯来。”
大丫快步去了,把刚拿出来的茶饼剥开纸皮,一看是绿茶品种,不过就这?
唉,对付喝吧,总之还算干净,工艺上和现代茶叶根本没法比啊,没办法,老祖宗还不懂发酵呢,回头自己受点累。
众人闲聊着,当然只是王朝和秦浩说些县衙的事,四女也不敢出声,
从来没有和主人坐在一起的时刻,只是从心底感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情愫,他们不知那个叫平等。
大丫也不回来,聊得有点尴尬,秦浩问四女中感觉年龄最大的春兰道:“春兰,你今年多大啦?你家在何地,家中有几口人呀?”
春兰忙站起身,惴惴的答道:“回少爷的话,春兰今年二十岁了,家在吴山县,家中还有母亲和弟弟。”
秦浩道:“别站着,坐下说话就行,刘伯,你看,这是你的老乡啊。”
刘伯叹了口气道:“也不知道吴山县现在如何了?你母亲带着你弟弟恐怕也活得艰难啊。”
春兰哭诉道:“我听说了关中大旱,又受了蝗灾,害怕得紧,王县令说,回去也不一定能找到人,
我一个女子没法生存,先在长安找个地方落脚,再寻母亲和弟弟也好有个照应。
少爷人好,定会帮我的,我便来了少爷家中,愿意伺候少爷,只盼少爷能帮帮我。”说完欲要跪下磕头。
秦浩忙托住春兰胳膊道:“别别别,少爷我不习惯别人给我磕头,这玩意容易折寿,
你们三个也听着了,有礼仪就行,但是不兴磕头的啊,再说衣服搞脏了还得洗,这可很浪费皂荚的呢。”
其余三女也听笑了,少爷真诙谐,爱逗人笑,在宫里随便发笑可是要挨板子的呢。
春兰脸一红,站了起来,见少爷双眸清澈,不似故意碰触自己,倒像是习以为常的模样,也心中欢喜。
秦浩又与三女分叙话,夏荷也是个爱说话的女子,秋菊和冬梅比较少言寡语,
聊天中也得知了三人分别在陇州汧源县、泾州安定县、岐州天兴县三个离长安比较远的受灾县,
家中都还有父母和弟弟,自然又是一顿安慰。
这个时代出个远门是很难的,尤其是孤身一个女子,无人陪同的情况下他们基本上连老家都回不去。
家中多了四口人,王朝也在,秦浩决定弄几个菜与众人庆祝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