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
真定府城外,原本热闹的集市,如今一片死寂。
几个乞丐蜷缩在墙角,面前摆着破碗,碗里空空如也。
粮铺的门板紧闭,上面贴着官府的告示——“粮价每石五两”。
五两银子一石米,寻常百姓一年的收入,也买不起两石。
“求求您,行行好,给口吃的吧……”一个妇人抱着奄奄一息的孩子,跪在粮铺门口。
铺子里的伙计透过门缝看了一眼,不耐烦地挥手:“滚远点!没钱买粮就等死!”
妇人不走,只是不停地磕头,额头磕出了血。
终于,铺子里扔出半块发霉的饼子。
妇人如获至宝,抓起饼子,掰碎了往孩子嘴里塞。
孩子已经咽不下东西了。
傍晚,城外的乱葬岗又多了一具小小的尸体。
荒野
夜幕降临,荒野上飘着绿莹莹的鬼火。
那是饿死的流民,尸骨未寒,磷火自燃。
远处,有狼嚎声传来,此起彼伏。
一群流民围坐在微弱的篝火旁,沉默不语。
火堆上架着一口破锅,锅里煮着树皮和草根。
“听说东边有活路……”一个汉子低声说。
“东边?”另一个人冷笑,“东边也在加税,去了也是死。”
“那怎么办?等死吗?”
没人回答。
篝火渐渐熄灭,荒野重归黑暗。
崇祯八年的华北,没有希望,只有绝望。
建奴走了,但苦难没有结束。
朝廷的税吏比建奴的刀更狠,饥饿比箭矢更致命。
百姓们像野草一样,被践踏,被焚烧,却又顽强地活着。
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他们也要活下去。
因为除了活着,他们一无所有。
崇祯八年,冬月初一,紫禁城,皇极殿。
天还没亮,殿外寒风刺骨,殿内却压抑得让人窒息。
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铁青,手指死死扣着扶手,指甲几乎要嵌入金漆木纹之中。他的目光扫过殿内文武百官,每一个被他盯上的人,都不自觉地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