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歌词 风再起时 > 第154章 再战喜峰口(第2页)

第154章 再战喜峰口(第2页)

李长风冷笑一声:“朝廷?朝廷连辽东都守不住,还指望他们护住这些百姓?”他望向船舱里瑟缩的难民,声音低沉,“这些钱,是用来养兵、造船、铸炮的。建奴能抢,我们就能用。”

子夜时分,滦河口飘起青灰色海雾。第七艘福船的底舱里,十六岁的绣娘春娥紧攥着半截红头绳。这是从小莲尸体上取来的,当时那姑娘的牙齿还深深嵌在绳结里。她忽然听见头顶甲板传来闽南话:"抛缆!接应船来了!"

济州岛:中转之地

五日后,船队抵达济州岛。

这座曾被朝鲜管辖的岛屿,如今已是李家军的海外据点。港口上,身穿红色军服的明军士兵列队迎接,而岛上的汉人移民早已搭建好临时营帐,准备接收难民。

“按原计划,老弱妇孺暂留济州,青壮分批送往台湾、安南、吕宋。”副将陈武报告道。

李长风点头,目光扫过人群。他看到老铁匠李福正带着几个年轻人检查缴获的建奴兵器,而那个曾咬舌自尽的少女小莲的妹妹——春娥,正紧紧攥着姐姐留下的红头绳,眼神坚定。

“大人,台湾那边来信了。”亲兵递上一封火漆密信。

李长风拆开,眉头微皱。信是台湾总督府送来的,提到荷兰人最近在澎湖增兵,似有反扑之意。

“传令给李长林,让他调十艘炮舰去台湾海峡。”李长风收起信,冷笑一声,“荷兰人若敢动,就让他们尝尝我们的新式火炮。”

台湾:拓殖之地

十日后,第一批青壮难民抵达台湾热兰遮城。

这里早已不是荷兰人的天下。自三年前李长风和郑芝龙率军攻占后,台湾已成为汉人移民的乐土。闽南、粤东的百姓跨海而来,开垦荒地,建立村镇,而李家军则在此训练新兵,铸造火器。

“大人,按照您的命令,铁匠全部编入军器局。”一名军官报告道。

李长林点头。台湾有优质的硫磺和铁矿,再加上从建奴手里夺回的生铁,足以打造更精良的火铳和火炮。

“让他们尽快仿制出建奴的复合弓。”李长林说道,“我们的火铳虽利,但在山林作战,弓箭仍有优势。”

安南与吕宋:海外根基

又过半月,第二批难民抵达安南的岘港。

这里曾是葡萄牙人和本地土司的势力范围,但如今,港口的炮台上飘扬着日月旗。李家军在此建立商站,与当地土司合作,控制稻米和香料贸易。

而吕宋的马尼拉,则更为关键。

西班牙人曾在此耀武扬威,但自从李长风的舰队攻陷甲米地造船厂后,吕宋的汉人商贾终于挺直了腰杆。如今,马尼拉的街头,闽南话与西班牙语混杂,而港口的李家军战舰,则时刻警惕着任何可能的反扑。

“大人,西班牙总督派人送来求和书。”副将呈上一封镶金边的信函。

郑沧浪扫了一眼,嗤笑道:“求和?他们当初屠杀汉人时,可没想过求和。”他随手将信丢进火盆,“告诉他们,要么滚出吕宋,要么死。”

财富与野心

当最后一船财宝运抵济州岛时,北方战区总司令李忠站在军库前,看着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嘴角微扬。

“有了这些钱,我们可以再招募三万新军。”陈武兴奋道。

“不止。”李忠淡淡道,“我要让伯爷的旗帜,插遍四海。”

他转身望向大海,目光深邃。

建奴以为抢了关内就能富足,却不知真正的财富,是人心与海权。

而现在,这一切,都属于李家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