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敏一死,犹如巨石投入平静湖面,在镶蓝旗中激起千层浪,兵败如山倒的态势瞬间呈现。后金镶蓝旗士兵们仿佛失了主心骨,士气全无,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纷纷丢盔弃甲,抱头鼠窜。
李家军则士气如虹,如猛虎追兔般疯狂追击。他们喊着震天的口号,脚步坚定而迅猛,每一个人眼中都燃烧着胜利的火焰。战场上,后金士兵的狼狈身影四处逃窜,而李家军的身影如鬼魅般紧紧跟随,手中的兵器不时挥出,收割着残敌的性命。
这一场追击,战果丰硕无比。
李忠率亲卫冲入后金营地时,正撞见鞑子溃军丢弃的辎重堆。断裂的箭镞插在金灿灿的元宝堆里,泛着冷光的银器散落如雪,其中一枚雕着并蒂莲的银簪尤为刺目——簪尾还凝着暗红血迹,簪身缠绕的发丝早已干枯发黑。
"收拢所有带字文书!"李忠踩着满地狼藉的绸缎,那是三个月前从山东劫掠的贡缎,如今染上了刀兵的血。
辎重营的士兵撬开镶蓝旗的宝箱,白花花的官银倾泻而出——正是阿敏从宝坻县劫掠的库银!有个老兵用钩镰枪挑起串珍珠项链,发现每颗珍珠上都刻着"宝坻县库"的印记。
暮色渐沉时,军需官清点战利品:缴获饷银车七辆,每车载银三十万两;皮甲八百副,内衬缝着"天聪通宝"的棉甲三百件;另有红夷大炮三门,炮身上刻着"天聪二年造"的女真文。另外,堆积如山的粮草、崭新的兵器以及厚实的战甲,都是后金军来不及带走的。尤为引人注目的,是阿敏从宝坻县劫掠而来的各类财货,经清点,竟有白银一百万两之多。这些白花花的银子,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芒。
然而,胜利的背后也有着惨痛的代价。一场大战过后,李家军从最初的三千人锐减到一千余人,其中铳兵的伤亡最为惨重。那些在战场上曾用铳火给予敌人沉重打击的铳兵,如今却倒在了敌人的刀箭之下,令人痛心疾首。
大帐清点完毕,李忠捧着阵亡名册跪地痛哭。三千精锐只剩一千二百余人,铳兵队更是十不存一。李长风看着满地残破的鸳鸯战袄,突然听见营外传来流民的哭喊。
"选兵!"龙泉剑指向营门外的难民。李忠带着亲兵挨个查验,专挑臂上有老茧的矿工、腿脚利索的脚夫。赵小六站在队列前,看着新兵们笨拙的样子,想起自己初入军营时的模样。
就在此时,崇祯皇帝的懿旨到,命西直门大门打开,让打残的李家军进城休整。
沉重的城门发出“嘎吱”的声响,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战争的艰辛。李家军迈着整齐的步伐,带着胜利的荣耀,缓缓入城。
北京城内,百姓们早已夹道欢迎。他们脸上洋溢着激动与喜悦,眼中闪烁着对李家军的崇敬。当看到矛尖上挑着数不尽的鞑子人头,以及阿敏那被吊在攻城车上的尸身时,百姓们彻底沸腾了。
“大明万胜!”
“李将军忠勇天下第一!”
欢呼声如雷般响起,响彻整个北京城。街道两旁的百姓们纷纷鼓掌、欢呼,有人甚至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深知,若不是李家军在西直门拼死抵抗,城破以后,家家必将遭受后金的铁蹄践踏,亲人也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忠臣啊!”
“勇将!”
“武曲星下凡!”
李长风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热情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这荣耀不仅仅属于他个人,更属于每一位为了大明浴血奋战的李家军将士。此刻,他的名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时无二。
入城后,李家军开始在城内休整。士兵们在城中的营房里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与补给,城中的百姓们也自发地为他们送来食物和慰问品。
李长风轻轻地将乌兰抱进李府,她的身子轻得像一片羽毛,却带着沉甸甸的伤痛。他的手指微微颤抖,生怕弄疼了她,眼中满是心疼与焦急。乌兰的脸色苍白如纸,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呼吸微弱得仿佛随时会消散。李长风的心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疼得几乎喘不过气来。
他小心翼翼地将她放在柔软的床榻上,手指轻轻拂过她的脸颊,低声呢喃:“乌兰,你一定要撑住,我不会让你有事的。”他的声音温柔得像是春风拂过湖面,带着无尽的怜惜与深情。
他立刻吩咐下人,去请京城最好的大夫。府中的仆人们匆匆忙忙地奔走,整个李府仿佛被一股紧张的气氛笼罩。李长风守在乌兰的床边,寸步不离,目光始终未曾离开她的脸庞。他的手紧紧握住她的手,仿佛这样就能将自己的力量传递给她,让她从伤痛中苏醒。
不久,大夫匆匆赶来,李长风立刻起身,眼中满是期盼与焦虑:“大夫,请您一定要救她!”大夫点了点头,沉稳地走到床边,仔细为乌兰把脉。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李长风的心悬在半空,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
片刻后,大夫的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转头对李长风说道:“李公子,夫人虽然受了伤,但并无大碍,只需好好调养便可恢复。而且……”大夫顿了顿,眼中带着一丝欣慰,“夫人的脉象显示,她已经有了身孕。”
李长风愣住了,仿佛一时间没有听清大夫的话。他的心跳骤然加快,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光芒,随即化作满心的狂喜。他的手指微微颤抖,轻轻抚上乌兰的腹部,仿佛能感受到那微弱却坚强的生命正在悄然生长。
“乌兰……我们有孩子了……”他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无尽的喜悦与感动。他的眼中泛起一层薄薄的水雾,嘴角却扬起一抹幸福的笑意。他俯下身,轻轻在乌兰的额头上落下一个吻,仿佛要将所有的爱与温柔都倾注在这个吻中。
乌兰依旧昏迷着,但李长风知道,她一定会醒来,一定会和他一起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他的手指轻轻抚过她的发丝,低声呢喃:“乌兰,你一定要好好的,我和孩子都在等你。”
窗外的风轻轻吹过,带着一丝暖意,仿佛连天地都在为这一刻的温情而感动。李长风的心从未如此柔软过,他知道,从今以后,他的生命将不再孤单,因为有乌兰,还有他们的孩子,将与他共同走过未来的每一个春夏秋冬。
对于缴获来的财物,李长风发起了愁。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三百万两白银如果被自己一个人吞掉,绝对落不下好下场,不如花钱买个前程。思索片刻后,他果断做出决定,只留下一百万两白银,用于犒赏将士、补充军备以及抚恤阵亡将士家属。其余那两百万两白银,他命人小心翼翼地装箱,郑重地准备献给崇祯皇帝。
当这白花花的银子被抬进皇宫,呈现在崇祯皇帝面前时,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欣慰。
乾清宫的蟠龙柱缭绕着松鹤延年的香薰,李长风已跪在丹墀下献上银册。两百万两雪花银整整齐齐码在殿前。崇祯扶着龙椅的手指节发白,案头堆着的塘报足足有三尺高,这些塘报没一个好消息!
"爱卿忠心可鉴!"年轻皇帝的声音有些哽咽。在这内忧外患的艰难时局下,这笔巨款无疑是一场及时雨,可解朝廷诸多燃眉之急。崇祯皇帝龙颜大悦,对李长风的忠诚与大义赞赏有加。
不仅如此,李长风还从缴获的奇珍异宝中,精心挑选出最为珍贵、精美的宝物,毕恭毕敬地派人送往大太监王德化的府邸。随后,他又带着厚礼,一家一家地拜访内阁首辅以及各部大臣。每到一处,他都谦逊有礼,表达着对各位大员在朝廷事务上的敬重与感激。
这些朝廷大员们,看着眼前的稀世珍宝,心中满是欢喜。在朝堂之上,他们纷纷对李长风赞不绝口,夸他是难得一见的干事能臣,是大明的栋梁之材。一时间,李长风在朝廷中的声誉如日中天,各方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砍下来的一千余建奴人头在承天门前被堆成了京观供百姓观看,二贝勒阿敏的尸身也被高高吊起在城楼上。这个大胜仗让朝廷和百姓在过年前提振了士气,全城都处在喜气洋洋的状态,仿佛建奴围城也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了。
关于各方封赏,皇帝陛下说,等打退建奴,再该赏的赏,该罚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