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种植基地的嫩苗在晨光中舒展着翠绿的叶片,沾着露珠闪闪发亮。心怡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检查每一株茶苗的生长情况,在本子上详细记录。
"第三十七株,叶尖微黄,可能缺氮。。。"她喃喃自语,指尖轻抚过娇嫩的叶片。
"蓝技术员,这么早就来啦?"老茶农李阿伯背着竹篓走来,脸上皱纹里夹着笑意。
"李阿伯早!"心怡站起身,拍了拍膝盖上的泥土,"这批茶苗长势不错,比预期的要好。"
"那还不是多亏了你请来的专家指导。"李阿伯眯眼望着成片的茶田,"咱们村祖祖辈辈种茶,可从来没这么科学管理过。"
心怡微笑着正要回应,手机突然响起。是刘长福打来的,声音里透着不寻常的急切:"心怡,赶紧回村委会!县里来了个大老板,说要投资咱们村!"
"投资?"心怡皱眉,"什么情况?"
"电话里说不清,你快回来!"
挂断电话,心怡匆忙告别李阿伯,快步往村里赶。路上,她遇到了同样接到通知的周远。
"听说有投资商要来?"周远小跑着跟上她的步伐。
心怡点点头,眉头紧锁:"太突然了,我们根本没申请过什么投资。"
"会不会是看了省电视台的报道?"
"有可能。。。"心怡咬了咬下唇,"但我总觉得不太对劲。按理说,投资商应该先联系沟通,哪有直接上门谈的?"
村委会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黑色奔驰轿车,在满是泥土的拖拉机和小货车中间显得格格不入。屋里已经聚集了十几个村民代表,刘长福正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交谈甚欢。
男人约莫五十出头,梳着一丝不苟的背头,名牌西装包裹着微微发福的身材,手腕上的金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看到心怡和周远进来,他立刻站起身,笑容满面地伸出手:
"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蓝心怡女士吧?久仰久仰!我是振业集团的董事长王振业。"
心怡礼貌地握了握手,触碰到的是柔软却略带潮湿的掌心:"王总好。不知道您这次来是。。。"
"好事!大好事!"王振业声音洪亮,仿佛在发表演讲,"我们振业集团一直关注乡村振兴事业,看到省台的报道后,对云岭村的发展潜力非常看好!所以专程来谈合作。"
他示意助手打开一个精致的投影仪,墙上立刻显示出精美的ppt画面:"我们计划投资五千万,在云岭村开发高端度假区。这是效果图。。。"
屏幕上出现了一组豪华别墅、高尔夫球场和五星级酒店的设计图,标注的位置正是村民现在的居住区和农田。
心怡和周远交换了一个警觉的眼神。刘长福和其他村民却被这"天文数字"的投资金额和华丽的效果图震住了,发出阵阵惊叹。
"五。。。五千万?"刘长福结结巴巴地问,"王总,您不是在开玩笑吧?"
"千真万确!"王振业拍着胸脯保证,"我们集团资金雄厚,县里领导也非常支持这个项目。只要村民同意搬迁到县里的安置房,土地流转给我们,马上就能开工!"
"搬迁?"心怡忍不住插话,"王总,您的意思是让全村人搬走?"
王振业笑容不变:"蓝女士别误会。我们会给村民最好的安置条件,每户补偿二十万,还能优先录用为度假区员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
心怡的手指在桌下悄悄攥紧。她太熟悉这种套路了——以发展之名行圈地之实,给村民一点眼前利益,却永久剥夺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家园。
"王总,"她尽量保持语气平和,"我们村正在实施的是乡村振兴计划,目标是让村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过上更好生活,而不是让他们离开家园。"
王振业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蓝女士,恕我直言,你们那种小打小闹的发展模式太慢了。五千万的投资,能立刻改变云岭村的落后面貌,村民也能一夜之间脱贫致富,何乐而不为?"
"脱贫不是简单的给钱,"心怡直视着他的眼睛,"而是要培养村民自主发展的能力,建立可持续的产业。您这个方案,等于把村民变成了无根浮萍,失去了土地,他们以后靠什么生活?"
会议室里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村民们面面相觑,有人点头赞同心怡的话,也有人被巨额补偿金所诱惑,窃窃私语。
"心怡说得对。"周远站起身,声音不大但坚定,"教育之所以重要,就是要让孩子们有能力建设自己的家乡。如果家乡都没了,他们学成归来,又该去哪里?"
王振业眯起眼睛,目光在两人之间游移,突然笑了:"年轻人有理想是好事。不过。。。"他转向村民,"大家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这样吧,我不急着要答复,三天后再来听取大家的意见。这是我的名片,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
他留下几盒精美的礼品,潇洒地离开了。村民们一拥而上,争相传看那些效果图和宣传册,议论纷纷。
"二十万啊!我种一辈子地也攒不下这么多钱!"
"可是搬走了,咱们祖坟怎么办?"
"人家说了,可以优先录用当员工,不比种地强?"
心怡听着这些议论,心如刀绞。她理解村民的挣扎——贫穷太久了,一点希望都像救命稻草。但她更清楚,这种"开发"背后隐藏的陷阱。
"乡亲们,"她提高声音,"请听我说几句。王总的方案听起来很美好,但大家要想清楚几个问题。。。"
她详细解释了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一次性补偿的不可持续性,以及类似开发项目在其他村庄造成的后果。周远也补充了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角度。
会议持续到中午,村民们带着复杂的表情散去。最后只剩下心怡、周远和刘长福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