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叔,他不是坏人,只是对村里的事有自己看法。"心怡一边整理资料一边说,"其实这样的人往往最有主见,用好了能成为得力帮手。"
正说着,周远匆匆走进村委会:"心怡,学校改造的批文下来了!教育厅还额外给了五万块钱买图书和设备!"
"太好了!"心怡跳起来,情不自禁地抱住了周远,"孩子们终于能有像样的教室了!"
周远僵了一下,随即轻轻回抱了她。心怡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松开手,脸颊发烫。刘长福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他们,假装咳嗽了两声:"年轻真好啊。。。"
学校改造工程第二天就热火朝天地开始了。村民们听说要给孩子们建新学校,纷纷自愿来帮忙。男人们搬运材料,女人们做饭送水,连老人们也闲不住,坐在操场边编竹筐、讲故事给孩子们听,场面热闹非凡。
心怡和周远成了最忙碌的两个人。心怡负责工程设计和进度把控,周远则协调人力物资,还要抽空给孩子们上课——临时教室搭在村委会的大院里,条件简陋但学习热情不减。
这天中午,趁工人们休息吃饭的间隙,心怡和周远蹲在工地边讨论一个技术问题。
"我觉得多功能教室应该增加两个窗户,"心怡在图纸上比划着,"这样采光更好,还能节省电费。"
"但这样会减少墙面使用面积,"周远反对,"图书架和展示板就没地方放了。"
两人争论得投入,没注意到张铁柱走了过来:"吵什么呢?大老远就听见你们的声音。"
心怡抬头,惊喜地发现张铁柱手里拿着两盒饭菜:"张大哥!你来得正好,帮我们评评理。"
她简单解释了分歧所在,张铁柱听完,挠了挠头:"要我说,你们城里人就是想太多。加窗户有啥难的?我爹那辈盖房子,都是先考虑通风采光,东西可以找别的地方放嘛!"
心怡和周远对视一眼,突然同时笑了起来。
"张大哥说得对,"周远摇头,"我太拘泥于传统教室的布局了。"
"不,是我的设计没充分考虑实际需求。"心怡也诚恳地说。
张铁柱被两人的态度弄得有些不好意思:"那个。。。我媳妇做了点饭菜,看你们忙得顾不上吃饭。。。趁热吃吧。"
放下饭盒,他转身就走,背影看起来有些狼狈。心怡和周远相视一笑,打开还冒着热气的饭盒——红烧肉、炒青菜、煎鸡蛋,朴实却香气扑鼻。
"真香!"心怡夹起一块肉放进嘴里,"张大哥人其实挺好的。"
"是啊,"周远感叹,"你改变了他,也改变了很多人的想法。"
"是我们一起。"心怡纠正道,"周远,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不可能这么快融入村里。"
周远低头扒饭,耳根又红了:"快吃吧,下午还要干活呢。"
学校改造进行到第十天,主体修缮已经完成,接下来是内部装修和设备安装。这天下午,心怡正在监督电路改造,突然听到外面传来嘈杂声。她走出去,看到一群村民围在校门口,情绪激动。
"发生什么事了?"她挤进人群。
"蓝技术员,"一个妇女拉住她,"听说你要把学校改成什么现代化示范校?还要从城里请老师来?那周老师怎么办?"
"对啊!周老师教得好好的,凭什么换掉他?"其他人附和道。
心怡一头雾水:"谁说周老师要被换掉?"
"张铁柱说的!"一个老汉指着站在人群后面的张铁柱,"他说你从城里请了高级教师,要把周老师赶走!"
心怡震惊地看向张铁柱,后者却一脸无辜:"我可没这么说!我只是说城里要派新老师来。。。"
"你故意误导大家!"周远不知何时出现在心怡身边,脸色铁青,"心怡申请的是支教教师补充,不是替换!现在我们学校只有我一个老师,六个年级根本教不过来!"
村民们安静下来,疑惑地看着心怡。她深吸一口气,站到一块石头上:
"乡亲们,周老师说得对。我们申请了城乡教师交流计划,会有两名城里老师轮流来支教,每人半年。这样孩子们能学到更多知识,周老师也能轻松些。没有人要替换周老师!事实上。。。"她看向周远,"周老师将被任命为学校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
人群爆发出一阵欢呼。张铁柱在众人的指责目光中悻悻离去。周远却愣在原地:"副校长?我怎么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