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清风醉红尘什么意思 > 熏笼玉枕无颜色(第1页)

熏笼玉枕无颜色(第1页)

更漏三声,太傅府的灯火早已熄灭了大半。许延年独坐书房,一盏青铜油灯在案几上摇曳,将他专注的侧脸映在窗纸上。他手中捧着一卷《唐律疏议》,指尖轻轻划过纸面上的墨字,却怎么也看不进去——白日里那个靛青色的身影总在字里行间若隐若现。

"公子。"许义轻轻叩门,"该歇了。"

许延年合上书卷,揉了揉眉心。窗外月色如水,洒在庭院里的芍药丛上,花瓣边缘泛着银光。他起身推开窗,夜风送来一阵淡淡的花香,让他想起白日里那株玉兰的清冽气息。

"公子?"许义见他出神,又唤了一声。

"嗯。"许延年收回思绪,"你先去歇着吧,我再。。。"

话音未落,府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紧接着是重重的叩门声。许延年眉头一皱,快步走出书房。管家已经提着灯笼去应门,不多时领着一个满身是汗的差役匆匆进来。

"大人!"差役单膝跪地,抱拳行礼,"郭侍郎府上出了命案,尚书大人请您即刻前往!"

许延年眸光一凛:"什么命案?"

"说是。。。郭家二公子离奇暴毙。"差役压低声音,"死状诡异,郭侍郎当场晕厥。。。"

许延年转身回房,三两下换上官服,腰间佩剑在月光下泛着冷光:"备马!"

太傅府的灯笼在夜风中摇晃,许延年翻身上马,马蹄声在寂静的街道上格外清脆。夜巡的武侯见到大理寺的令牌,纷纷让道行礼。转过几个街坊,前方出现一座灯火通明的府邸——正是兵部侍郎郭守义的宅院。

郭府门前已停着几辆马车,几个差役举着火把在门口戒备。许延年下马时,大理寺丞周文焕匆匆迎上来,脸色凝重:"大人,情况不妙。。。"

"死者何人?"许延年大步流星往里走。

"郭永安,郭侍郎次子,年方十九。"周文焕压低声音,"一个时辰前被丫鬟发现死在书房,七窍流血,浑身青紫。。。"

穿过几重院落,空气中渐渐弥漫起一股古怪的气味——像是药香混合着某种腐败的气息。郭府的下人们聚在廊下窃窃私语,见到官差纷纷噤声。

书房外站着几个身着官服的人,许延年认出是刑部的几位主事。众人见他到来,连忙让开一条路。郭侍郎瘫坐在廊下的太师椅上,面色灰败,双目无神,仿佛一下子老了十岁。

"郭大人。"许延年拱手行礼。

郭守义木然地抬头,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只是指了指书房的门。许延年会意,示意周文焕留下安抚,自己则戴上许义递来的丝绢手套,推开了那扇雕花木门。

书房内烛火通明,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一个青年仰面倒在书案旁,身着湖蓝色锦袍,面容扭曲,七窍渗出的血迹已经凝固成暗红色。他的手指呈爪状扣着地板,指甲缝里满是木屑,显然死前经历了极大的痛苦。

许延年蹲下身,仔细检查尸体。死者嘴唇青紫,颈部血管凸起,皮肤上布满诡异的青斑。他轻轻掰开死者的嘴,发现舌根处有一片不自然的乌黑。

"中毒?"跟进来的周文焕问道。

许延年不置可否,目光扫过书案——上面摊开一本账册,旁边是喝了一半的茶盏。他小心地拿起茶盏闻了闻,眉头微蹙:"取银针来。"

许义递上验毒银针,插入茶水中却未见变色。许延年又检查了死者指尖、唇边,同样没有发现常见毒物的痕迹。

"奇怪。。。"周文焕挠头,"若不是中毒,怎会。。。"

许延年起身环顾书房。这是一个布置考究的房间,四壁书架上摆满了典籍,窗边的花架上还放着一盆开得正艳的兰花。书案旁的炭盆里,灰烬尚有余温。

"谁发现的尸体?"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丫鬟被带了进来,吓得浑身发抖:"是。。。是奴婢。二少爷戌时说要查账,不让打扰。。。奴婢子时来添茶,就。。。就发现。。。"

"期间可有人来过?"

丫鬟摇头:"没有。。。不过。。。"她犹豫了一下,"酉时三刻,表少爷来过,和二少爷说了会儿话。。。"

许延年眸光一闪:"哪位表少爷?"

"是。。。是老夫人娘家的侄孙,姓陈,在太医署当差。"丫鬟怯生生道,"每月都会来给老夫人请脉。。。"

许延年与周文焕交换了一个眼神:"去请这位陈太医。"

等待的间隙,许延年仔细搜查了书房。在翻看书案上的账册时,一张对折的纸条从中滑落。展开一看,上面写着一行小字:"戌时三刻,老地方。"

"大人!"许义突然从炭盆边低声唤道,"这里有些东西。。。"

许延年走过去,只见许义用镊子从灰烬中夹出几片未燃尽的纸片,隐约可见"绝不可"、"性命攸关"等字样。

"刻意烧毁的。。。"许延年小心地将纸片收入证物袋,突然注意到炭盆边缘有一点暗红色的痕迹。他沾了些许在指尖捻开,眉头皱得更紧——这似乎是某种药材的残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