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清风客的意思 > 黄河远上白云间(第2页)

黄河远上白云间(第2页)

"据说是病死了,但。。。"许义压低声音,"有传言她其实逃出了长安,就藏在洛阳。"

许延年合上案卷。若真如此,那"牡丹图"很可能是韦妃交给韦弘的某样重要物件,而三姨娘因知晓内情才遭灭口。

"明日重点查白马寺的僧人,特别是近半年新来的。"许延年吹灭蜡烛,"另外,加派人手盯着杨别驾,我怀疑他这两日会有动作。"

"是!"许义犹豫了一下,"那陆姑娘。。。"

"暂时不必惊动她。"

月光透过窗纱,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许延年和衣而卧,佩剑就放在枕边。远处传来隐约的梆子声,已是子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闭上眼,却毫无睡意。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陆昭阳施针时专注的侧脸,和那句"自由惯了,受不得拘束"。那样的医术,那样的身手,真的只是个游历的医女吗?

窗外树影婆娑,仿佛有人在低声絮语。许延年猛地坐起,手已按在剑柄上。凝神细听,却只有风吹树叶的沙沙声。

他重新躺下,强迫自己休息。明日,一切或许就能见分晓。

晨雾未散,白马寺的山门前已经有三三两两的香客。许延年一身靛蓝色粗布衣裳,头戴斗笠,肩上搭着个药囊,扮作游方郎中的模样。许义则穿着褐色短打,背着竹篓,活像个随行药童。

"记住,你是我徒弟,少说话。"许延年压低声音叮嘱,"尤其别叫我大人。"

许义点点头,好奇地打量着四周:"师父,咱们从哪儿查起?"

"先看牡丹。"

寺内古柏参天,晨钟余韵在雾气中回荡。许延年不急着去找"锦帐芙蓉",而是沿着侧殿慢慢踱步,暗中观察寺中布局。几个早起的僧人正在打扫庭院,见他二人打扮,只当是来上香的百姓,并未在意。

转过藏经阁,前方出现一片开阔的园子。各色牡丹在晨露中绽放,最中央的花台上,正是那株名动洛阳的"锦帐芙蓉"。许延年装作赏花,实则留意着四周动静。

"师父,你看那边。"许义小声提醒。

东侧回廊下,一个中年僧人正在与香客交谈。那僧人瘦高个子,眉间有颗黑痣,说话时眼神飘忽,不时东张西望。

"去打听一下。"

许义会意,凑到附近扫地的沙弥身边:"小师父,那位大师父是谁啊?看着面善。"

小沙弥抬头看了一眼:"那是慧明师叔,专管寺里花草的。"

"哦?那株名贵的牡丹也是他照料?"

"可不是嘛!"小沙弥骄傲地说,"锦帐芙蓉娇贵得很,全寺就慧明师叔能伺候好。"

许延年走近花台,假装被牡丹吸引,实则仔细观察花台周围。台基由青石砌成,侧面刻着"贞观八年玄奘法师手植"几个小字。他俯身嗅花,余光扫过花台底部——有一块石砖的缝隙明显比旁边的要新。

"这位施主,请勿靠得太近。"

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许延年转身,正是那位慧明和尚。近看才发现,他眼角有道细疤,一直延伸到太阳穴。

"大师恕罪。"许延年拱手,"实在是这牡丹太美,一时忘情。"

慧明双手合十:"阿弥陀佛。施主是。。。"

"游方郎中,姓严。"许延年指了指肩上的药囊,"听闻白马寺牡丹甲天下,特来一观。"

慧明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很快又恢复平静:"严施主好雅兴。只是这锦帐芙蓉娇贵,还望保持距离。"

"自然,自然。"许延年故作随意地问,"听说这花是从天竺带来的种子?"

"正是。"慧明语气中带着自豪,"当年玄奘法师西行归来,带回不少奇花异草,这株牡丹最为珍贵。"

许延年点点头,又寒暄几句便告辞离开。走出慧明视线后,他低声对许义道:"去查查这个慧明的底细,特别是那道疤的来历。"

"是。师父要去哪儿?"

"我再去别处转转。"

许延年信步来到后山放生池。池边古松盘虬,几个老僧正在打坐。他假装歇脚,实则观察着池边地形。放生池与"锦帐芙蓉"所在的花园只一墙之隔,若有人想悄悄接近花台,这里是最佳路径。

池水清澈见底,几尾红鲤悠闲游弋。许延年注意到池底有几块形状规则的石头,排列得过于整齐,不似天然形成。他正思索间,忽听身后传来脚步声。

"严施主好兴致。"

许延年回头,见是个须发皆白的老和尚,手持佛珠,慈眉善目。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