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门前两盏红灯笼在夜风中摇晃,将许延年修长的影子投在石阶上。他三步并作两步跨上台阶,靛青色衣袍在灯笼照映下泛着深紫的光泽。
"大人!"司直张焕早已候在门口,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现场已经封锁了。"
许延年脚步不停:"死者身份?"
"是东市金玉轩的掌柜,姓郑,名守财。"张焕小跑着跟上,"五十六岁,经营首饰铺二十余年。"
"死因?"
"初步查验是中毒,嘴唇发紫,十指发黑。但。。。"张焕压低声音,"死者胸口还有一处刀伤,很浅,不致命。"
许延年猛地停步:"既是中毒,为何还要补刀?"
"下官也觉得蹊跷,所以立刻报给了大人。"
穿过大理寺前院,值夜的差役纷纷行礼。许延年径直走向停尸房,许义早已候在门外,手里捧着一套干净的官服。
"大人,要换官服吗?"
许延年摇头:"先去现场。"他转向张焕,"报案人是谁?"
"是铺子里的伙计,叫刘三。他说今晚郑掌柜说要清点货物,让他在前堂守着。约莫戌时三刻,他听到后堂有动静,进去就发现掌柜倒在地上了。"
"现场可有翻动痕迹?"
"据刘三说,货架上的首饰一件不少,但掌柜常戴的一枚玉扳指不见了。"
停尸房内,一盏白灯笼悬在梁上,将郑守财青紫色的脸照得惨白。许延年蹲下身,仔细检查死者双手。指甲缝里有些许白色粉末,他取过一张宣纸轻轻刮下。
"找医官验过这粉末没有?"
张焕摇头:"还没来得及。"
许延年将纸包好递给许义:"立刻送去给王医官。"又指向死者胸口的刀伤,"这伤口有什么特别?"
"伤口很细,像是用极薄的匕首刺的,入肉不深,但位置正对心口。"张焕比划着,"像是要刺心脏,但力道不够。"
许延年盯着那伤口看了片刻,突然伸手解开死者衣襟。苍白的胸膛上,除了那个新鲜的伤口,还有几道早已愈合的旧伤疤。
"这郑守财,可有什么不寻常的过往?"
"下官查了户籍,他是贞观三年从洛阳迁来的,之前做什么营生不清楚。"
许延年起身:"备马,去金玉轩。"
东市早已宵禁,空荡荡的街道上只有武侯铺的差役举着火把来回巡视。金玉轩门前站着四个带刀侍卫,见许延年到来,齐齐行礼。
"现场可有变动?"许延年问为首的侍卫。
"回大人,除了抬走尸首,其余一概未动。"
许延年点头,从许义手中接过一副雪白的蚕丝手套戴上,这才推门而入。
铺内点着六盏油灯,照得满室生辉。多宝格上摆着各式金银首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柜台后方的帘子掀开着,露出通往内室的门。
"尸体是在哪里发现的?"许延年问。
张焕指向内室中央:"就躺在这儿,面朝上,右手抓着胸口。"
许延年环顾四周。内室不大,一张红木书案,两个樟木箱子,墙角立着个半人高的保险柜。书案上摊开一本账册,墨迹未干。
"谁动过账册?"
"刘三说发现尸体时就这样了。"
许延年俯身细看。账册记录的是今日的交易,最后一笔写着"酉时三刻,卖银簪一支,收钱二百文",字迹工整,看不出慌乱。
"郑掌柜平日都是何时记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