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雄英的话,李承乾不知道如何回答。
身处帝王家,亲情是难能可贵的。
有一副多情眼,却还生在帝王家,这是悲哀。
“雄英啊,当然可以去看他,不过短时间内不行,这几天不要去了,朕已经册你为太子,你接下来不仅要读书,还要学习处理政务,知道吗?”
李承乾没有阻止朱雄英去见朱元璋。
等朱雄英开始学习政务之后,自己去做选择吧,看看朱雄英自己如何选。
朱雄英耷拉个脑袋,“儿臣还小啊。”
“可你是嫡长孙,是太子储君,未来大明一十三省的江山社稷都得压在你的身上,得到了权力,失去了一切,这是代价。”李承乾淡淡说道。
朱雄英摇了摇头,“儿臣不懂。”
“你不需要懂,这几天你可以去找你奶奶。”李承乾把朱雄英送到马皇后身边去。
让马皇后去教导,自己也能省点心。
“好吧。”朱雄英默默叹气,完犊子了,不能快快乐乐玩耍了。
这时候,李福安走了进来,“陛下。”
李承乾嗯了一声,“办完了?”
“没,奴婢是有事要禀报。”李福安回答道,目光看向朱雄英。
李承乾摆摆手,“他是太子,要学习政务,没什么不能听的,说吧。”
“是,有人听到永寿宫那边似乎在等一个叫毛骧的人联系。”李福安回答道,李承乾登基大典都还没办,地位不稳。
自己可不想到手的荣华富贵没了。
利益,才是捆绑盟友的根本核心,才是最牢固的人际关系,才是人际交往的根本。
朱元璋不懂这个道理,朱元璋认为大明是他朱家的私产,官员贪钱就是在抢他朱家的钱。
百姓怎么样,朱元璋并没有多在乎。
所以朱元璋痛恨贪官,因为官员贪的是他朱家的钱!
朱元璋吃肉,汤都不给人家喝。
说朱元璋爱民如子,那体现在哪里呢?
封建阶级的局限性,古代帝王不可能做到真正的爱民如子。
好一点的帝王他也只是会想改变一下百姓的生存状态。
帝王和百姓的关系在古代更像是农场主与牲畜,爱护它更多时候也只是为了给自已提供更多的财富,可持续性竭泽而渔。
上下五千年,农民起义反的最多的皇帝就是朱元璋。
爱民如子的话,百姓还起义要推翻他?
李承乾听到这话,并没有感觉到意外,反而询问道,“李福安,你认为作为太上皇,他最好的结局是什么?”
最好的结局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