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摸金玦百度百科 > 第64章 靖王(第2页)

第64章 靖王(第2页)

圣人不为个人安危考量,一心只系天下未来。所以,他们从不躲避灾祸,始终坚持按自己的信念行事。

耶稣基督如此,因而被钉在十字架上;

佛祖如此,当年甘愿承受一刀刀割肉剔骨之痛;

孔子亦如此,才有了沦落为丧家之犬的坎坷经历。

唯有老子不同,他无心做圣人,也不愿与愚昧世人在真理上过多纠缠。

于是,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任由世人自己去参悟,他则骑着青牛逍遥于天际,做那快活神仙。

引得无数世人羡慕,几千年来纷纷效仿他做隐士、炼丹修仙,此风至今未绝。

叶修写下两千余字的《星辰谶》,却没有像祖师爷老子那般洒脱离去,而是准备如圣人般勇担责任。

这,便是圣人和神仙的区别。

期望江山永固的楚皇,大概是看到了《星辰谶》,内心仿佛被叶修狠狠刺了一刀。

所谓“万岁”,根本活不了一万岁,连一百岁都难以企及。

“万岁”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可就是不能有人当面直言。

叶修却偏偏不识时务地“说了”。

圣人明白,该来的终究会来,无法逃避。

因为,皇帝已然动了杀心。

杀人总归需要借口,尤其是像叶修这样的人,皇帝也不敢随意下手。

命运对叶修其实颇为宽容眷顾。

大臣们厌恶他,皇帝不信任他,可他依旧活着,这已然是个奇迹。

他本应珍惜这个奇迹!

然而,他却对奇迹摇了摇头,对命运说了声:“不!”

他活着并非为了苟且偷生,而是为了完成上天赋予的保国安民的神圣使命。

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圣人也难以违背这一规律。

一个忧国忧民的圣人,总会为国家和民众“造孽”。这是圣人坚守的道义准则,“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并非愚蠢,而是圣德的体现。

无论叶修是圣人还是凡人,在政治面前人人平等:隐退却又无法彻底抽身,必将招来灾祸。

当时,在瓯、闽之间有一片狭长之地名为灵渊,此地是盐贩、盗贼的聚集之所。

让楚皇彻底下定决心除掉叶修的,是曾经在此地起兵反叛的枭雄——慕容轩。

慕容轩此人绝非等闲之辈,与历史上的陈胜吴广相比也毫不逊色,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与楚皇处于同一时期,同样是起义领袖。

但他胸无大志。

在王朝末年,先是投降朝廷,后又归顺楚皇。

楚皇厌恶他的为人,却怜惜他的才能。

因为楚皇起兵时,正是以慕容轩为榜样!

慕容轩是第一个带头起兵反抗旧王朝的人!他造反时,楚皇还未崭露头角。

彼时,旧王朝的皇帝被称为睿灵帝,其统治无道,对百姓压迫和管制极为严苛。

睿灵帝名为宇文邕,他统治下的天下,存在着一种令人指的现象:无论哪户人家结婚,新婚之夜新娘子必须先由权贵占有,这被称作“初夜权”,是对其他民族的公然压迫。这种践踏新郎权利的行为,最终演变成权贵肆意占有他人财产、玩弄女子的恶劣手段,西方称之为“张开大腿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