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是什么意思 > 第53章 建桥(第1页)

第53章 建桥(第1页)

宋子安说话算话,他寻访了几位擅长造桥的师傅,然后就带着人开始沿着东山河进行实地考察,寻找最适合建桥的地方,类似上哨村,中哨村和下哨村的村落还有三处,所以,此次他决定在东山河水共修四座桥,考察完,定下最好的建桥的位置后,已经到十月底了,这时东山河进入枯水期,正是修桥的好时候,村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干起活来不仅不会偷懒,那完全就是在拼命,大家都希望桥立刻就建好。

每天都是村长多次劝大家休息了,大家才回家,在这样热火朝天,全民参与的修桥活动下,工期真的缩短了很多,原计划两个月的工期,竟然提前了十五天。而且四座桥都是这样的情况,宋子安心中感叹群众的力量大,他想起了娘说的一句话:人心齐,泰山移,任何时候,都不能小看了群众的力量。

在通桥这天,村民们大清早就起来了,大家就像是过年过节一样,全部穿上新衣服,新鞋子,大家等着里正的到来,而且听说宋县令也会来,今天开通的就是连接上中下哨村的桥,宋子安刚下马,村民们就自发的鼓起掌来,热烈欢迎,然后又全部下跪,感谢宋县令的大恩大德。

宋子安看着这些父老乡亲,看着他们脸上的笑容,他也不禁动容。他让大家起来,然后里正开始说话:“各位父老乡亲,今天是个好日子,从今天起,咱们有桥了,咱们不用绕那么远的路去镇上,去县里了,咱们种出来的好东西能卖出去了,这都是托宋县令的福,没有宋县令,大家就过不上这样的好日子!宋县令是我们的恩人,来,我们大家一起给宋县令磕头,”说完他就带头跪下去了。

宋子安急忙扶起他,也示意又要跟着下跪的村民们不用跪了。里正接着说:“我和村民们商量后决定了,我们要给县令您修一座生祠,就在桥头,让村民们世世代代记得宋县令的恩德。”

宋子安一听这话,吓了一大跳,这可使不得,他安抚了一下激动的里正,对大家说:“宋某人身为清山县父母官,为大家解决困难是分内之事,我只是起了修桥这个念头,修桥的银子是朝廷出的,皇上虽远坐庙堂,却心念天下,他听说了大家的困难,就立刻拨银子了,这一个多月来,大家的表现出来的团结协作,干劲十足也让本官非常感动,不管什么时候,靠人不如靠己,有机会也要大家愿意抓住,所以修桥这件事,我们首先要感谢皇恩浩荡,其次还要感谢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抓住了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所以大家不用为我建生祠,我只希望大家以后走在这座桥上时,要记得皇恩,要记得继续努力生活,我今天把此桥命名为铭恩桥,希望大家永远铭记当今皇上的恩德。”

大家急忙全部跪下,朝着京城方向跪拜,高呼万岁。不用说,这一幕又被传到王丞相那里了,至于他要怎样去告诉皇帝,就不得而知了。类似的场景其它三座桥的通桥仪式上也在发生,宋子安没有贪功,但是他对于为官之道有了自己的理解,他有了更清晰的努力方向,当然,他也更深的理解了作为一个父母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到了十二月底,修桥铺路一事已经圆满结束。全县的山地土豆也已全部种下,水田还是照旧种麦子和油菜。人们进入了一年中难得的农闲时节,大家开始杀猪宰羊,准备年货又要迎接新年了。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几天去县里买东西的人似乎多了些,大家的消费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孙月娘今天没事,就带着子惠来宋玉娥的成衣店看看,店里人来人往,好不热闹,孙月娘见宋玉娥忙,没空招待她们,她也就顺手帮起忙来。有一对父母带着孩子,一家几口人都在试衣服,不仅自己买,还给家里的老人买,有个二十来岁的女子看上了两套衣服,一套粉的,一套绿的,拿不定主意,请相公帮忙选,她相公大方的说:“拿不定主意的话,那就都买了,两套衣服你穿着都好看”

那女子听到这句话,心里很是高兴,但嘴上还是说:“这样太浪费了吧。”男子却说,“没事的,今年咱们光稻花鱼就赚了二十多两,黄豆,辣椒又是二十多两,你在酱菜坊做事,再加上我做零工的钱加起来,可是过去几年的收入了,你一年到头都穿着咱们成亲时就做的衣服,破洞了也舍不得扔,过去是我没本事,今年咱们要过个好年,买吧,买吧,就用我给你的钱买。”女子娇嗔的推了他一下,最后还是一狠心,两套都买了。

类似的对话孙月娘还听到很多,她在心中暗自高兴,这时,有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拉着一个女人进来,后面还跟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看得出,那个女人不愿意进来,想要走,小孩急得大叫:“娘,您看您身上的衣服都穿了多少年了,补都不能补了,快过年了,您就进去选一身新衣吧,”那女人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眼眶微红,她叹息一声说:“傻孩子,这里的衣服很贵的,娘不用穿新衣服,咱们走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子惠看到了,走过来说:“婶子,你们进来看看吧,不买也不要紧的,”男孩拉着他的娘亲进了店,小男孩说:“娘,您去选吧,不用担心钱,我有钱,我给您买,”那女人愣了一下,着急的问:“你怎么会有钱?哪来的钱?”

男孩说:“我卖蘑菇赚来的呀,”“你找的蘑菇不是都交给你祖母去卖了吗?她给你钱了?”妇人惊奇的问到,男孩狡黠一笑,“祖母没有给我钱,但是我自有办法,”周围买衣服的的人听到动静,都过来和她们唠起了家常,大家都很热心的询问女人的情况,因为正常情况下今年大家的生活都好了很多,但从小男孩话中听出来他家还是很穷,大家难免好奇。

女人本来不愿意说,但是看大家没有恶意,就是纯粹的关心,她可能也想找人倾诉一下,于是她就讲起了她的经历。女人叫三娘,相公三年前出了意外没了,她带着两个孩子和公公婆婆,小叔子一家住在一起,她在那个家里就是一个下人,脏活累活全部干,可是婆家给她的也就一个容身之处和每天饿不死她的饭食。

今年她家种了十多亩辣椒黄豆,全是她在操持,没想到卖了后,公婆竟然把钱全部收走,一分都没给她,最气人的是他们还不让两个孩子上学,想让他们给家里放牛,放羊,洗衣做饭。三娘说着说着眼泪不由得簌簌往下落,她说:“我吃点苦无所谓,但是我想让孩子们上学。”大家听得气愤不已,纷纷为她鸣不平。

喜欢海棠未语半春休请大家收藏:()海棠未语半春休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