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你知道他刚才拉的是什么曲调?&rdo;乔惊奇地问。
&ldo;梅花三弄呗。他只拉了一弄,还有二弄未拉呢。&rdo;小兰抢在她姐姐前面说。穆青为遇到知音而高兴,也不推辞地说:&ldo;好,我吹笛子你们听听,胡琴我拉的不好。&rdo;
接着清脆悦耳的笛声,就响彻了田家大院,震荡着窗户纸沙沙作响,紧扣着每一个人的心弦,特别是紧紧拴住了田家这一对姐妹花的心房。曲调时高时低,时急时缓,抑扬顿挫,真是如泣如诉,一会曲终。姐妹俩痴痴呆呆,听入迷了,半天还没有清醒过来。
&ldo;看,把你俩都听入迷了。这是什么曲调?&rdo;指导员问。
&ldo;燕双飞。&rdo;大兰答。穆青听了特别高兴。他觉得,过去他奏这些曲子,只是孤芳自赏,无人赏识。今天不意在这里,遇到赏识之人。最后,在大家的要求下,穆青又用口琴吹了一首&ldo;三大纪律八项注意&rdo;,才结束了这场临时的&ldo;演奏会&rdo;。
这时指导员早已溜走。他是听惯了这些曲调,虽不知是什么名称,只是觉得好听就行。今天他有很多事要办。他要去收集各班讨论会情况和思想反映,还要和连长一道检查各班战斗准备情况,还要把各班的决心书、挑战书、应战书,交文书出一期行军快报。所以,他想玩也无心了。为了不打扰别人兴趣,特意悄悄地走了。其他人也有去整理自己东西的,也有抓紧洗好自己衣服的。这里只剩下穆青和大兰、小兰姐妹俩。
&ldo;副指导员,&rdo;小兰听别人这样称呼,她也这样叫起来,&ldo;你辛苦了,为你们演奏了好几个曲子。&rdo;
&ldo;不怕歌喉苦,但伤知音稀。&rdo;穆青随口答道。
&ldo;副指导员,你是大学生吧?&rdo;大兰试探地问。
&ldo;不,我连中学生也不是。&rdo;穆青摇摇头说。
&ldo;你骗人,就凭你刚才两句诗,就知你不凡。&rdo;小兰说。
&ldo;反正我读了一些古书,比目不识丁强一些。&rdo;穆青谦虚地说。
&ldo;你是个文人,为什么要丢掉笔杆拿枪杆?不是学非所用吗?&rdo;大兰说。
&ldo;你以为当兵打仗是大老粗的事。什么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好象所有的兵都是不讲理的,对么?&rdo;穆青反问。
&ldo;我们家乡不是流传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吗!&rdo;小兰说。
&ldo;这是旧社会的观点,是剥削阶级的思想。现在已经改过来了,&lso;好汉要当兵,好铁要打钉。当兵打日本,救国又救民。&rso;还有两句是,&lso;吃菜要吃白菜心,当兵要当新四军&rso;,这些你们都听说过吗?&rdo;小兰摇摇头。&ldo;再说,当兵不等于都是大老粗,我们共产党、新四军里文人多得很哩。像我这样水平,真是车载斗量,不可胜数。&rdo;
&ldo;我不信。&rdo;小兰说。
&ldo;你不信?毛泽东你知道吗?&rdo;
&ldo;听说有个朱毛,不知是不是?&rdo;
&ldo;那是两个人。朱德是我们的总司令,他就是大学生,是云南讲武堂毕业的。毛就是毛泽东,是我们共产党的主席,他写了很多诗,你读过吗?&rdo;穆青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