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定军笑着开口道:大伯,我需要小猪崽一公一母各三对,小牛犊子一公一母各三头,驴也是一公一母各三头,无论是山羊还是绵羊都是一公一母各三只,挽马也好,驮马也好,公母各一匹,鸡、鸭、鹅各十对。
还有就是各种蔬菜种子,小麦种子一百斤,稻米种子一百斤,土豆一百斤,红薯一百斤,玉米种子一百斤,小米种子一百斤,高粱米种子一百斤。
另外就是需要花生、大豆种子各100斤,油菜籽种子一百斤,芝麻种子一百斤。
大伯韩承肄沉默半响道:定军,这些东西村里就有,但我们只要布票和棉花票,另外就是钱了。
韩定军高兴的道:大伯,那什么时候能给我准备好,越快越好。
大伯和二伯、三叔三人商量了一会后道:今天中午之前就能给你准备好,这些东西你要怎么运输出去。
韩定军见大伯丝毫不提钱和票的事情,他顿时一乐,笑了笑道:您只管给我准备好,这些东西,傍晚运到村口斜坡下边大路口就好,有人会过来拉走。
大伯三人听了后,就不再逗留了,三人合力去办这件事情,大伯是大队书记,吆喝起来更容易。
二伯和三叔则是去收集粮食种子去了。这种种子只有他们经常种地的人才知道村里谁家种子好一点,毕竟现在还有自留地不是。
三位叔伯走了后,大哥和二哥也来了,,韩定军把对叔伯的原话告诉了俩兄弟,大哥韩定国和二哥韩定远皆是点头同意。
对于他们来说,四九城他们虽然生活过,现在记忆也是模糊不清了,二十年不曾去过了。
他们七岁以前生活在老家,七岁以后只在城里生活了不到三年,就被爹爹给送回了老家了,现在连自家院子在哪都忘记了。
这么多年由于老三韩定军当年出事,家里人寻找了好久,没有信息之后,家里众人对于四九城都是避讳所去之地。
这些年只有自己爹一个人去过几次,家里其他人来说,那里就是伤心地儿,不然娘怎么一次都不去呢。
他们知道娘是怕去了就有不好的消息,一直认为的就是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这不巧了嘛,老三平安的回来了。
兄弟二人也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情了,老三这么多年去了哪儿,做了什么。韩定军不说,家里人也就不问了。
傍晚时分,大伯和二伯、三叔他们把东西都准备好了,并给运输到大路口那里了。
韩定军就让大伯把所有人给撤离了,不撤离他怎么去收那些动物和种子。
韩定军等所有人都撤离后,利用系统的探查功能探查了一下,确定方圆一百米都没有人后,就把这些个动物直接输送到牧场里去了。
所有的粮食种子韩定军都收在了秘境那个小院空间里,等有时间搞来设备就给种下去。
韩定军回到了大队部后,就让大伯对这些牲畜和粮食种子进行核算。
韩定军大伯和大队会计给出的价格韩定军觉得低了。大伯他们算的像稻米和小麦种子,只是算了四毛多到五毛多,这是按照正常价格算的。
所有粮油种子韩定军全部按照1元一斤,平常只要五分钱的土豆和红薯也给到一毛钱一斤。
猪仔五元一只,绵羊、山羊按照三十块钱一只算,驴五十元,牛犊子每头按照一百块一头算,小马驹一匹也按照150块一匹算,鸡、鸭、鹅每只取中算3元一只,这样也不算占便宜。
毕竟有些不是能按照当时的市场价格算的,牲畜都是畜牧力的主要耕种者,还真是有价无市,谁会卖啊。
这样整体算下来差不多2500元左右,韩定军给了100尺布票,棉花票给了100斤的,他身上暂时也就这么多了,现金给了2400元。
大伯和大队会计、大队长谦让韩定军给的多了,被韩定军给强硬的让会计入了账,有些东西不能按照常理来算。
大队觉得韩定军吃亏了,而韩定军还觉得他占便宜了呢,这就是现在物价低,村里有富余的,不然有些还真没地方买去。
韩定军在第二天一个人进山了一趟,这趟进山收获也不错,他主要是为了牲畜的各种草料还有猪草。
韩定军在山里收了一窝二十头野猪,一窝十只野兔,野鸡和斑鸠也收了二十只。这些已经足够了,都给扔牧场里就不管它们了,反正他们怎么折腾都出不了牧场。
山里其它果树之类也没动,就是收了一些红松、桦木之类的,方便以后用到。
韩定军在老家逗留了两天后,联系了在四九城的老战友,派了一辆吉普车过来。
韩定军带着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和爹娘,告别了老家亲人,回了四九城的四合院。
老太爷和老太奶对院子也满意的不得了,他们老两口嫌弃四进院太大,就带着小儿子和小儿媳住进了花园改建的那个小院。
韩定军则暂时把爹娘安抚住,住在大院子里,哥嫂们安排好老家的事情也会进城,耽搁不了几天。
老太爷和老太奶身边离不了人,爷爷奶奶身边也离不了人,爹娘他们习惯了一大家人住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