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棠坐在池边亭子里的石桌前,写写画画。
再忍两天,等中秋过后,黄玉的儿子如愿上了族谱,拿回应有的财富,沈清棠就能启程回北川。
沈清棠得列北上时的进货清单。
之前千人游船宴上,她已经谈好了一些北方稀缺或者差价较高的商品。
另外沈清棠当初来宁城是为了找番薯。
除了番薯也就是地瓜之外,沈清棠还想找到马铃薯、玉米以及其他这个时代应该有了但是还没有大面积普及的农作物。
若是有时间还要再去一趟东望岛。
如果走之前余青和能跟她把火车的事落实就好了。
这样的话,她会跟黄玉商量铺设到海边的火车轨道。
等她回北川,也去修一条从北川到海边的轨道。
这样从南往北运输果蔬,从北往南运输山货、野味和其他特产就会方便很多。
沈清棠把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一条条罗列清楚。
以及自己离开后,甜品生产、经销商管理等善后事宜,一一写下来。
沈清棠想好了,这种经销商的办法可以推广至全大乾。
她要做的是想办法提拔足够多的人才。
每个州,如今的州相当于省,设一级代理商。
一级代理商统管整个州所有府、县、乡镇、村的经销商。
府城设二级代理商为她管理各地下级经销商。
然后三级代理商、四级代理商。
代理商级别不一样,抽成自然不相同。
跟长工干到死都是奴才不一样。
各等级代理商之间都是可以转变的,全看kpi说话。
要是业绩好,可以升级,业绩不好的就降级。
简单粗暴,却给底层人希望。
经销商模式是最快把沈记生意做遍大乾的办法。
最大的难题除了找优秀的管理层之外还有通讯问题。
飞鸽传书都跟不上沈清棠的度,要是她能有一批季宴时的白鹰那种传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