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马展之言,裴元庆和秦用顿时哑口无言,他们确实竞争不过马展。就算不服气也没办法,只能如马展所言,等过个几年,他们实力更进一步,再来挑战马展也不迟。这时候,杨林忽然开口道:“你们都不要轻视了高句丽,高句丽和突厥、吐谷浑不同,他们固守城池之中,有着居高临下的优势,想要取胜,绝非易事。”杨林经验老道,高句丽不同于突厥等游牧民族,人家坚守不出,拖延时间,隋军如果想要速战速决,那就只能强攻。先前杨广能够取得优势,高歌猛进,一方面是隋军确实强大,另一方面也是高句丽掉以轻心,不知隋军强悍。有不少城池守军主动出击,迎战宇文成都,才会节节败退。可现在,他们既然明白了大隋的强大,必然加以戒备。如果他们倚仗城池优势,一直拖延下去,总归有些麻烦。不是说大隋不能赢,只是想要取得胜利,也必然损失惨重。杨林并不想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他看来,如今并非与高句丽决战的良机,先前杨广战败,就应该撤退休养生息了。接连攻打高句丽,哪怕以如今大隋的强盛,压力也不容忽视。听得杨林的提醒,马展亦是赞同道:“父王所言极是,先前没能横扫高句丽,现在想要一举胜之,难度只会更大。”杨林轻叹一声,没有再说什么。大军已经抵达此处,距离隋军营寨也不远了,等见了杨广再说吧!——过不多时。登州府大军便是赶到朝廷大营。杨林和马展,被杨广召见,至于剩下的人,则是带领兵马驻扎去了。此刻大帐之中,只有杨广一人。杨林和马展进去,自是不敢怠慢,立刻拱手行礼道:“微臣见过陛下!”看着进来二人,杨广面露笑容,说道:“皇叔,马爱卿,你们可算是来了,真是让朕等得好苦啊!”紧接着,杨广继续道:“先前我大军中了敌军奸计,以至于损失惨重,这高句丽胆敢与我大隋为敌,朕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杨广语气斩钉截铁,不带半分犹豫,他看向杨林,问道:“不知皇叔对如今战局有何见解?”杨林的性格向来刚正不阿,他是大隋老臣,又是皇室宗亲,虽然敬畏杨广,却不至于被吓到一句话都不敢说。没有犹豫,杨林拱手道:“以老臣之见,现在并非进攻高句丽的最好时机,我大隋方才大败,士气低迷,而敌军却大获全胜,士气高涨。此消彼长之下,纵然我大隋兵强马壮,想要扫灭高句丽,也要付出惨痛代价。”杨广其实只是客气一下,也不是真想听杨林高见,可他没有想到,杨林竟然如此直接,一点都不给面子。正当杨广眉头微皱,脸色有些难看时,杨林继续说道:“但陛下既已大夏,调遣大军以此,老臣虽是老迈之躯,也将拼尽全力,我陛下分忧,为我大隋除去大患。”杨林补充这一句,除了是肺腑之言,也是给杨广一点面子。果然,在听得此言后,杨广的脸色总算缓和了一些。他看了杨林一眼,又意味深长的看了马展一眼。虽然他很烦杨林指指点点,但杨林身份和其他老臣不一样,杨广也不可能真把杨林怎么样。仔细想想,杨林年纪也不小了,说是说老当益壮,但谁又知道他还能活多久呢?那就先给杨林些面子,如今最重要的事情,是灭了高句丽,重振大隋国威。“皇叔所言极是。”于是乎,杨广淡漠回答,他又看向马展,问道:“那马爱卿你有何见解?”得罪人的话杨林已经说了,马展当然不至于和杨广对着干,反正杨广性格如此,并非他能够改变,于是笑答道:“微臣以为,陛下为了此战已经做足了准备,有我大隋众多精兵悍将在此,高句丽绝非对手,必然为我大隋所灭。”杨林的担心不无道理,但马展之言同样有自己的计较。反正他到了此处,就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灭了高句丽。这个回答,让杨广眼前一亮,颇为满意,果然马展才是自己人啊。等到杨林百年之后,让马展接任靠山王,倒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个想法在杨广脑海中一闪即逝,他当然不会说出,毕竟杨林还活得好好的呢,他总不可能咒杨林死。并且,靠山王这个爵位太过重要,日后要如何安排,还是要谨慎一些。简单说了几句,杨广欣然道:“马爱卿,朕就喜欢你自信的模样,若此番灭高句丽,你再立奇功,朕自不会少了你的赏赐。”杨广又许下承诺,论功行赏本就是必须的,但他会给马展额外加码。就像之前那些美人,都是杨广从后宫挑选的,不属于常规赏赐。马展语气笃定道:“微臣定不负陛下信赖!”过不多时,杨林和马展就从大帐离开。二人去往登州府大军驻扎之地。带来兵马已经被秦琼等人安排妥当,无需杨林费心。这时候,马展发现裴家兄弟不见了踪影,问过秦琼之后,裴仁基竟然也被杨林调遣过来了。既然裴仁基在此,兄弟三人虽在靠山王府麾下,也得过去看看。为了彻底解决高句丽,杨广也是手段尽出,调遣了众多精兵悍将。算是靠山王府这边的猛将,妥妥的全明星阵容。高句丽再怎么厉害,面对全力以赴的大隋,又该如何抵挡?进攻高句丽失败,错的只是杨广的决断,并非隋军孱弱,不堪一击。甚至于,如果杨广没有御驾亲征,而是让大将领兵进攻高句丽,也不至于被敌军埋伏,损失惨重。这都是过去式,自然无需纠结。只要此战成功拿下高句丽,之前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了。不过,杨广并没有着急动手,而是等各路兵马休整之后,再采取行动。先前的冲动,终究是让杨广长了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