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那时候毕竟福临刚刚“离世”,总不能前脚他哥哥刚死了,他后脚就把嫂子送出去做人情。
静妃毕竟身份极为特殊,跟那些不值钱的小庶妃不一样,博果尔一直拖了十年,觉得时机成熟了,先帝妃子在他的朝中所占据的地位和影响力都可以忽略不计了,这才松口答应让静妃回科尔沁。
跟着一块走的还有苏麻喇姑,人留在京城,在别人眼里总归是曾经在太后身边伺候的大红人,许多人还不死心想要做文章,一个是想要跟她搭上线,另一个就是去蹿撵福全了。
苏麻喇姑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她也早就认命了,对于一切心怀鬼胎的人都不假辞色。可她知道自己守得住,可福全年纪还小,未必能够承受得住这群人的花言巧语。
——苏麻喇姑也不相信在博果尔登基十年后,还有人不死心敢拿他继位之事做文章,这些来挑拨他们的人,恐怕是博果尔另一种试探的手段。
她能看得清,却生怕福全上了当,把自己给陷进万劫不复的深渊了。苏麻喇姑觉得自己还留在京城,就是在帮着那群小人坑害福全,所以她必须得走,为了太后,为了先皇留下的最后一点子血脉。
她今日特意进宫,就是为了向孝庄辞别的,博果尔也给她行了这个方便。
孝庄闻言,面色微微一变,露出不舍之意,顿了一会儿,突然艰难地扬了扬下巴。
这是她有话想要说时的举动,苏麻喇姑急忙侧耳凑了过去:“娘娘有何吩咐?”
她的病情这几年略有起色,倒是能慢慢挤出字来了,孝庄含糊道:“胡……林……”
苏麻喇姑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垂首半天后才勉强笑道:“皇上的遗体早就迁入皇陵了,作为东陵的首陵。”
她没有说的是,顺治“死”后,博果尔特意追封了跟着殉情的贤妃为皇后,她的棺材就摆在福临的旁边,这两个人数百年都会共同享用子孙供奉。
这消息太让人心塞了,苏麻喇姑觉得福临本人也许会很高兴——她压根没有想过福临此时其实早就恨死了董鄂氏——但孝庄绝对不会喜欢听,也就按下不表了。
福临究竟是死是活,他们还当真不得而知,苏麻喇姑知道孝庄肯定早就从博果尔或者谁谁的口中得知了这条消息,可是她不肯相信,非要捱到了今天,要听她亲口说出来。
孝庄又道:“胡还……”
苏麻喇姑猜到她肯定会问福全之事,这下倒是放松了些:“二阿哥在尚书房随皇阿哥们一起读书识字,从小一块长大的,关系极为亲近,皇上对二阿哥也很宠爱。”
这个倒是实话,博果尔暗中如何看待福全不重要,重要的是当着全天下人的面,他是绝对不会亏待福全一分一毫的,日后福全最低也是个郡王,封铁帽子都很有可能。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福全跟着博果尔,过得肯定能比董鄂氏的儿子当皇帝过得要舒服,只能说时也命也,作为角逐各势力中最弱小的一方,他从头到尾都没有选择的余地。
孝庄听到孙子无恙,心中也放轻松了很多,福全不是她最喜欢的孙子,却是活到最后的孙子,只盼他一世周全,富贵平安。
这条消息让她的戾气减轻了大半,孝庄沉默了很久,又问道:“博……和尔……皇……”
她的意思表达得并不清楚,但苏麻喇姑想了想,倒是也明白了。但是意思是明白了,这个问题却实在有点让人难回答,她犹豫了很久,才低声道:“皇上……确实是位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