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楼兰秘境电影 > 第4章(第1页)

第4章(第1页)

龙口市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c左右,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无霜期190多天。

感受着这温暖的气候在想想武汉那冬天寒冷无边,夏天炎热至极的天气,我顿生想生活在这里的念想。

&ldo;走吧,我们还要去接一个人。&rdo;秦政双手插在裤子口袋中,悠闲的像出站口走去。我背着背包紧跟其后。我也知道凭我们两个人是做不到什么的,肯定是还有其他伙伴的,只是不知道会是个怎样的人。

坐在计程车上一路弯弯绕绕的,闻着空气中的汽油味道,我直翻恶心。好不容易车停了,不待秦政招呼我就打开车门,狠狠的吸了几口新鲜空气。秦政见我惨白的脸笑着说道:&ldo;怎么了,这点路就累成这样了,真没出息。&rdo;

我闻言气愤的瞪着他却是无话可说。秦政领着我熟门熟路的走到一处宾馆里,报了一个房间号,服务员就用前台的电话联系了一下,不一会儿就有一个穿着休闲运动衣,个子高大的青年走了下来,青年面无表情的向秦政点点头就转身向楼上走去,我自然是跟着秦政了。

秦政伙伴订的是个套房,我自然是一个人住一个房间,秦政和那个青年住一个房间。经过秦政的介绍,我得知了青年的名字周穆。周穆沉默寡言,很少说话,表情也是酷酷的,就是偶尔说话也是和秦政说两声,我见我没我事了就和他们打了声招呼回房间补眠了。要说这一路上虽然大巴是卧铺的,但一路颠簸实在是没有睡好觉。也不知道睡了多久,也没人来叫我起床,翻出手机看了会儿,已经是晚上八点半了。肚子饿得难受,刚起身打算去找点吃的。心中也是有些埋怨秦政,都这个点了也不知道叫我声,饭都没吃的。

刚打算出们去寻点吃食,隐约听到外面房间里有人说话的声音,我发誓我真不是想偷听的,只是秦政这人给人的感觉太过神秘,师父的消息也是他告诉我的,真假难辩,师父对我有再造之恩,为了他的下落我必须跟着他们,因为他们是我现在唯一的线索和希望了。

我轻手轻脚的走到门口,小心翼翼的将耳朵贴在门上,屏住呼吸仔细的听着外面的声音,外面的声音很低,我只听到一些断断续续的话语。

&ldo;为什么把他牵扯进来?&rdo;这个是周穆的声音。

&lso;他&rso;指的是谁?难道是我。我皱了皱眉。

&ldo;是他自己要来的。&rdo;

&ldo;你忘了答应他的事情了吗?这个人他可是很看重的。&rdo;

&ldo;我们别无选择,你和我身份太敏感了,我们需要一个台面上的人。&rdo;

&ldo;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是这样。&rdo;

&ldo;你不也是么,我们别无选择,只是可惜了徐九那孩子。&rdo;秦政叹息道。

外面陷入了一片寂静,我呆呆的站在门口,徐九,就是九叔的本名,从他们的谈话来看,他们和九叔的关系是友非敌,而且关系还不错的样子,可是九叔为何从来没有说过关于他们的事情了,一时间我也忘记了肚子饿的问题,陷入沉思中。

&ldo;砰砰砰&rdo;三声清脆的敲门声惊醒了我,整理了一番情绪我打开了门,门外站着的是秦政,见我开门便对我说道:&ldo;穿好衣服,我带你去吃饭,明天就要出发了。&rdo;

我跟着秦政出去吃饭,一顿饭吃得我是食不知味,秦政吃的很少,都是在喝茶。

等我们回到宾馆的时候,我发现房间中多了三个背包,鼓鼓囊囊的样子,看来里面有不少东西。

见我盯着那几个背包看,秦政走过去拿起其中一个背包甩给我,我一把接住,入手一沉,差点没脱手掉下去。

疑惑的看向他。

&ldo;打开来看看,这是我们要出去的装备,你师父应该有教你怎么使用。&rdo;

我闻言拉开背包的一看,好家伙,折叠铲,登山绳,风灯,狼眼手电……都是盗墓的家伙啊,我似乎明白他们要去的地方了,看来想要找到师父就要跟着他们一起走了。

晚上躺在床上我有些莫名的兴奋,期盼即将到来的行程。

第三章归城

更新时间2014-6-1519:06:51字数:3489

第三章归城,

在龙口市政府驻地黄城镇东南约15公里处,有一座海拔619米的山峰,名曰莱山。

如今,这座并不起眼的小山已经淹没在崇山峻岭之中,没有多少人关注它的存在了,而在距今约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这座长满莱草的山脚下曾经有一个红红火火的诸侯国‐‐莱子国。

据《史记》、《尚书》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三次东巡,周游天下,建了八座庙,祭祀八主,即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月主、日主、四时主,其中古莱子国地盘内就有三座庙,分别是今荣成市成山头上的日主庙,烟台市芝罘岛上的阳主庙,还有一座月主庙就设在今龙口境内的莱山上。秦始皇对古莱子国的青睐可见一斑。关于莱子国的记载,流传下来的文字很少,它的疆域和它的都城所在,都成了历史学家探讨的课题。

著名的历史学家

郭沫若和范文澜曾撰文认为莱子国的故都就在莱山北麓的山脚下。两位史学泰斗的话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充分根据的。莱山的山脚下,有一块小小的盆地,四周丘陵环抱,沿盆地外围的山脊、残存的旧城墙断断续续,隐约画出了一座古城的轮廓,这便是郭沫若和范文澜认为的莱子国故都‐‐归城遗址。除了沿山脊构筑的外城,还有一座构筑坚固的内城,现残存的城西南角一处长60米、宽10多米,高6米的土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而巍然屹立,仍让人们依稀可见古都城的雄伟。这里曾出土过数十件珍贵文物,有力地证明莱子国昔日的辉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