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原本也不想去的。只是怕人说,才想去走个过场罢了。
&ldo;娘,说的是。反正我们人情也早早地出了。即便不去也不会怎样,还是大哥要紧。&rdo;
文氏此刻早已抛开了吃喜酒的事,全幅心思都在儿子生病的事上。&ldo;可去叫了大夫?&rdo;
&ldo;二哥已去济世堂请大夫了。&rdo;
待文氏来到儿子的院落,果然看见平日里生龙活虎的儿子,此刻病恹恹的躺在床上。脸色惨白的无一丝血色。更是心疼的不得了,&ldo;你这孩子,早不舒服就要告诉我,怎能拖到今日才说。&rdo;
&ldo;娘,儿子以为无大碍的。&rdo;黎静言故作虚弱的说,&ldo;只今日浑身突然没了力气。&rdo;
&ldo;怎么会突然没了力气呢?&rdo;文氏担心不已,生怕儿子得了什么恶疾。频频催促黎雅去外面看看大夫请来了没。
好在大夫来得及时。在文氏再三催促下,老大夫提着药箱总算来到文家。
&ldo;大夫,赶紧给我儿看看。他今早起来,浑身突然没了气力,可是什么缘故?&rdo;
&ldo;夫人,莫要心急。且让老夫看看。&rdo;
老大夫越过文氏坐到床边,搭起脉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老大夫一直皱着眉头诊好一会儿。文氏一瞧更是着急,以为得了什么重病。哽咽的问:&ldo;大夫,我儿他‐‐&rdo;
&ldo;没,夫人莫要乱猜。公子并无大碍。只是最近太过疲劳,多费了些心神所致。待我开几服药喝着调理调理。日后多注意休息便是了。&rdo;
闻言,文氏才放心,直道:&ldo;没事就好。&rdo;听大夫这话,文氏便以为是儿子最近读书读劳累了,随叮嘱道:&ldo;静言,今后可不能这般没日没夜的读书。身子要紧。&rdo;
&ldo;是,娘。儿子谨记了。&rdo;
虽说没什么大碍,但文氏到底也不放心。打算就留在儿子身边照看。
‐‐
自黎家大房和高县尉家攀上关系后,不少平日里跟黎家大房没什么关系的人都特特包了人情过来吃喜酒。这喜宴办的可比上次黎芬出嫁时要热闹的多,也大的多。
黎芬是出嫁女也带着夫婿一道来娘家贺喜。连上次不曾出现的黎家姑奶奶都巴巴的赶来吃喜酒。姑侄俩碰巧在门口撞上了。黎芬很是嫌弃,对于这个很少回娘家,连她成亲都不曾到场的亲姑姑,没半点敬意。
&ldo;这不是姑姑么?多年不见侄女都不认得你了。&rdo;
黎家姑奶奶嫁的很一般,夫家只是开了间杂货铺。以前娘家还有几个钱的时候,她偶尔还会来娘家打打秋风。自黎崇白将家业败光后,黎家姑奶奶烂脚底板都不肯来娘家。生怕自家大哥找她借钱。
黎芬出嫁那会儿,黎家大房也没见得多好,是以黎家姑奶奶只让人带了一份薄薄的人情过来,连喜宴都不来参加。为此,王氏也骂了她好些天。黎芬就更不要说了,直说没这么个亲姑姑。
黎家姑奶奶一看黎芬夫妻俩打扮的不错,穿金戴银的。便猜到这大侄女嫁得不错。忙陪着笑脸上前:&ldo;是芬儿吧。都长得这般好看了。这是侄女婿么?&rdo;
黎芬的丈夫不太愿意搭理黎家大房的人,只傲慢的看了她一眼,连招呼都不肯打一声。&ldo;我去里面看看,不与你一道了。&rdo;
&ldo;是,夫君且去吧。&rdo;黎芬恭恭敬敬的送走丈夫。
黎家姑奶奶很是愤愤不平,好歹她也是长辈,嫡亲的姑姑。那侄女婿竟然连喊一声姑姑都没有,就这么径直走了。&ldo;侄女,你这个夫婿太无礼了,都不晓得和姑姑我打声招呼。&rdo;
黎芬冷哼一声:&ldo;谁让姑姑没来参加我们的喜宴呢。我夫婿不认得你也是正常的。&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