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官员的俸禄虽低,但这些士大夫们总能想尽办法钻法律漏洞。
他们贪污腐败,损公肥私。
这些人,虽然不是人人暴富,但十个里头挑出一个杀掉,绝不会错杀。”
乾清宫内,韩成的话语传来。
韩成说完后,朱元璋愤怒的声音随即响起。
“在我看来,这小子还是太仁慈了!
总是试图跟这些人讲道理!
我要是处在他的位置上,才不会向这些庸碌无能的官僚和贪官们低声下气求钱!
我直接把他们都斩了!
他们不给,我自己动手拿!”
摔碎一把红木椅子后,朱元璋的心情稍微平静了些。
但他所说的话依旧充满杀机。
对于韩成之前提到的内容,他完全置若罔闻。
朱标犹豫片刻说道:“父皇,这事恐怕不好办。
当时叛军围城,那些奸臣之中,很可能不少人有投敌之心。
您要是不杀,京城或许还能坚持一段时间。
一旦大规模处决,必定有人会在随后打开城门,迎接叛贼进城。
这样一来,京城就会更快陷落。”
朱标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他认为,在那种情况下,采用温和的方式从臣子手中讨钱,而不是像父皇建议的那样行动,更为妥当。
他和父亲的想法一致,都是投鼠忌器。
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即使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恐怕也会做出与父亲相同的决定——向这些联合起来的叛臣妥协。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妙策可以扭转局势。
“他们愿意献城便献城吧!先把这些奸臣抓起来杀掉,抄没家产,出了这口恶气再说!
抄了这些奸臣的家,得到金银之后,立刻分发下去,用来稳定军心。
然后,在城池失守的那一刻,带上兵马,冲出京城,前往其他地方。
这京城,我们不要了!
这些文武官员,这些蛀虫,我们也舍弃!
我们带着兵马,与这些叛逆纠缠到底!
我们以前不过是个乞丐,手里只有一个破碗,还能坏到哪里去?
凭一个碗都能打下江山,再来一次又有何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