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意拳,螳螂拳,少林心意把等东西和蹲猴结合到一起。
就蹲猴而言,其核心就练丹田。当然也练身法。
一般的拳法站桩都要将身子撑开,而蹲猴却是恰恰相反,要把身子缩住,乃是以缩练展之妙法。
缩得越紧,发出来的劲才能越大。
这与别家练法正好相反。以缩练展,以收练放。
更重要的是练丹田,养丹田,丹田为其核心。使丹田充盈。
只有丹田气足了才能一做到一枝动百叶摇。真正摧动四稍。
练蹲猴时不能死练,不强调像其他拳法一样,一站桩就要站多长时间。
而是要留有精力,使身体始终都有弹性,不疲乏。累了就起,或走走。
其实蹲猴只是丹田功的一种。
除蹲丹田外,走路时可以练射丹田。
坐着时可以练坐丹田。
躺着可以练睡丹田。
什么时候想练都可以练,而且不露外形,别人并看不出你是在练功来。
这样练功的时间就是别人的数倍,练一年,会相当于别人练三年、五年。
出功极快。而这种功法不是意守丹田,而是真正丹田要养出来。肚子里会有个球在滚,养足了摧动四稍。
发出强大的无坚不摧的暴发力来。并且可使劲力非常灵妙好用。
丹田一滚,随化随发。拳谱讲要想灵和妙全凭腰内翻即为此意。
功力的高低主要看你肚子里的那个气球足不足,滚得好不好,灵不灵。
上下左右全能滚。用丹田带动身体四稍。随心而动。
心意一动,斯拳乃作。是为心意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早上起来,来到场儿上,先是略微打扫一番,再稍微活动一番,练一遍软十盘,将全身的筋骨关节撑开。
身体微热之后,面向东方,蹲练猴桩。
站在那里,双腿并立,双臂自然下垂,舌往上卷。
一搭雀桥,呼吸之间,意念日月之辉光由顶门照入,脑中一片玉明,浑身四肢百骸之气,都往丹田中敛收。
等平心静气之后,双肩就向前合,这在戴家心意拳里,叫包肩。
双肩尽力前合,双手背就在腹前靠在一起,然后双手臂往上,双肘紧贴自己的肋部,往两边屈起。
双手手背相贴,慢慢地从丹田往上经过心口,直到咽喉之后,再从下颌顺嘴吧往前。
双手掌翻转朝前,掌心朝上如托盘盛物一般,然后就往下降。
随着手臂下降,身体就仰头、裹臀送胯,膝盖就自然弯曲,丹田小腹上翻,骨盆小腹如同一个锅子,将丹田盛在腹中。
这样,随身体下蹲,双手掌心就翻向前面,手背贴在自己膝盖上方。
此时,头虽然仰起,看眼睛却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