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兴的几人听见小二留他们吃饭居然不好意思的直摆手,走出门了还说:&ldo;小二,明儿咱们来给你家上梁啊。&rdo;
见好就收,小二很懂这个道理:&ldo;不用了,就一个小房梁,我跟舅舅能弄上去。&rdo;
几人呵呵一笑:&ldo;回吧,我们明儿就来啊。&rdo;
小二回头:&ldo;姥爷,这咋办哩?&rdo;
&ldo;你明儿又想折腾啥事儿?&rdo;段老汉问。
&ldo;我能有啥事。&rdo;上梁这事他又不会,王家盖灶房的时候王小二才十一二岁,根本就没明白他爹咋弄的。
&ldo;啥事都没有你有啥不好办的?&rdo;
&ldo;要不要管饭啊?&rdo;小二肉疼。
段老汉是一见着小二的脸就肚子疼,真想说要,可过会儿就要睡觉了,回头小气鬼再心疼粮食心疼的睡不着,他跟小二一个屋,他也别想睡安生。
&ldo;不要,一间灶房,又不是盖堂屋。&rdo;
&ldo;那就好!&rdo;小二登时松了一口。
段老汉抬脚就回屋,过两天就回家,他是不能在王家待了,再待下去他得气死。
小二只当他姥爷饿了,笑嘻嘻的跟上去,叽叽喳喳的说:&ldo;姥爷,你就坐在床上啊,我去给你端饭啊。&rdo;说着把小方几搬到小山的床上,也就是段老汉这几天睡的床上。
而小二刚到后院,王赵氏就说:&ldo;小二,你看咱明儿要不要到镇上买斤肉啊?&rdo;
&ldo;干啥买肉?&rdo;小二脱口就问。
&ldo;唉,二舅三舅累了几天,你说干啥买肉?&rdo;王赵氏说的很无力。
小二想了想,他最近是要镇上去一趟,不过是要去打铁铺子拿犁铲,打铁铺子在西市,卖猪肉的在东市,这样一算他要穿过整个镇子才能到。
&ldo;明儿我问问二舅,他要吃肉的话我再去买。&rdo;小二说完端起碗就跑。
&ldo;哎哎&rdo;王韩氏连声呼喊,也没能把小二给喊回来。
第二天一早,王韩氏吃好饭就抱起闺女站在门边,端等着两个舅舅一过来,她就跟舅舅们说买猪肉的事。
可一个老实的农家妇人哪能是小二的对手啊。
只见小二一边搬着稻草往灶房去,一边状似无意的问:&ldo;大嫂,咱家的竹芽还要再晒晒么?&rdo;
王韩氏也没多想,就说:&ldo;我去看看。&rdo;
一看还有点潮湿,王韩氏把干竹笋拎出来了就要搁前院里晒,突然就想到了王来福那混账把她们家竹笋扔到了地上的事。于是就抱着闺女去了后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