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後慧群在市中心一间会计行工作,下了班在酒馆帮忙。
她替友谊做账,常笑道:「在英国当会计最便当,总而言之,毛利一半是税,剩下来贸客慢慢自理。」
生活彷佛已经安顿下来,直至有一日。
上午十时,照平时一样去开店门,见万新已经站在门口与一名警员指指点点。
「什麽事?」
万新说:「东主来了。」
万亨看到一块雕花玻璃已碎,分明有人掷石,正叹可惜麻烦,万新递一封信给他。
他打开一看,是一封恐吓信,这样写:「支那人,你斗胆到我们的土地来杀人发财。」
万亨的面色沉下去。
人在暗他在明,以後烦恼无穷。
警员说:「周先生,我想与你谈谈。」
万亨延他进店坐下。
「信中的杀人一言是什麽意思?」
奇怪,他们第一个盘问的,往往是受害人。
所以常人选择息事宁人,不喜报警。
万亨语气讽刺。「你应当去问写恐吓信的人,是不是,警官。」
「你有仇家吗?心中有否嫌疑犯,近日还有什麽特别事?」
这种问题更加不着边际,完全於事无补。
十五分钟後警员走了。
万亨责兄长:「你不该报警。」
「可是我以为你想照正规榘来做。」
「写恐吓信的人知我是军人,现在做生意收入又不错。」
「那麽说,是个熟人。」
万亨沉默了。
「别太担心,也许只是有人眼红,恶作剧。」
「是吗。」万亨语气苦涩。
「怎麽了?」
「记得在利物浦,同学怎麽叫我?」
万新耸耸肩,「清佬。」
「读公立学校,老师把我俩座位排在最後,专注前座的英童,可不理我们学到什麽。」
万新笑,「我不知道你怎麽想,我根本无心向学,老师问我,十问九不应,要求见家长,爸妈一则没空,二则不谙英语,我又故意不交功课,当然不为老师所喜。」
万亨间:「这麽说来,你我咎由自取?」
万新坐下来,「老师也是人,那不过是他一份工作,当然希望个个学生听话易教。」
「哼。」
「万亨,你太多心了。」
「日後在社会上,样样做到足,仍是人下人,退了役交罢税仍系支那人,要服从主流社会,你看每夜酒馆门口蹲看的乞丐流莺与瘾君子,都是白人主流社会。」
万新直搔头皮。
万亨重重叹息。
「我不应把店挪出唐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