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嘉庆帝改革 > 第55章 天理教起兵(第1页)

第55章 天理教起兵(第1页)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四·养心殿

戌初一刻,养心殿东暖阁烛影摇红,嘉庆帝握着螺钿算筹,目光扫过面前的“民生安危舆图”。直隶府呈赤红色,恰似被火漆灼烧的印记,而山东、河南的宝蓝色区域,则像寒夜里的北斗,给人稍许安定。案头《应急预案》的黄绢上,“以数据为甲,以算筹为矛”的朱砂大字尚未干透,笔尖在“八旗火器营布防图”上划出重重墨痕。

“皇上,庄亲王绵课求见,说有祖宗法制相谏。”随侍太监的话音未落,嘉庆帝已瞥见案头《宗室考成簿》里绵课的名字——“器械改良支持度”一栏,朱砂笔圈着刺眼的“零”。“让王爷去数据房看‘八旗生计绸缪图’,”皇帝将算筹按在舆图的永定门方位,“待他看懂‘铁铺钉枪数激增三倍’与‘旗丁缺粮月余’的关联,再谈‘祖宗法制’不迟。”

殿外廊下,算学家秦蕙田正以磁石引动沙盘上的铁砂,缓缓聚成天理教活动区域。年轻的镶黄旗笔帖式富察明诚忽然跪地,袖中滑出用当铺当票写成的密报:“昨夜‘万盛当’收‘乾隆通宝’三十七枚,钱文磨损处露白铜,经比对,分属宝泉、宝源等五局。”他抬头时,眼中映着烛火的跳动,“教匪恐在熔钱铸刃,凑集兵器。”

嘉庆帝的算筹重重敲在“京城铁铺分布图”上,二十三处红点密集如星:“三年前推行‘铁器出坊必录’,此刻倒成了照妖镜。”他忽然想起三年前伊万使团带来的《彼得大帝军制》,里面提及的“兵器部件编号法”,如今正化用在顺天府的铁器流通账上。“着令火器营:抬枪装填按《九章算术》‘均输术’分三人一组,前手递药,中手填弹,后手击发,务必射速提升一倍。”

嘉庆十八年·九月十五·东华门外

子时三刻,东华门的灯笼突然熄灭,数百道火把如毒蛇吐信,从崇文门方向蜿蜒而来。城头值哨的汉军旗章京握紧改良抬枪,枪管上“乾隆辛卯年造”的铭文在月光下泛着冷光——这些按《治世镜鉴》加长三寸的枪管,此刻正指向潮水般涌来的天理教教徒。

“放!”随着富察明诚的令旗挥下,抬枪齐鸣如旱雷滚过。三段式装填法显效:第一组射手击发后迅速退至两侧,第二组已装填完毕,枪口焰光几乎连成一片。富察明诚盯着敌方火把的疏密变化,忽然以算筹敲击城垛:“西北隅火把间隔七步,必是薄弱处,集中火力!”

与此同时,戴衢亨的快马从卢沟桥方向驰来,锦旗上“民生安全度八级”的金漆大字在火光中格外醒目:“山东、河南援军已过琉璃河!”他翻身下马时,衣摆带起的风卷着密报——那些因“商籍数据免税”政策积累粮草的州县,正以“急递铺”的最高规格,两日疾行三百里。

嘉庆帝站在神武门城楼,望着西华门外逐渐退去的火光,忽然想起《治世镜鉴·器械卷》的批注:“数据者,非纸上空谈,乃治世之甲胄。”脚下的城砖传来抬枪齐射的震动,混着远处“民生安危舆图”上山东、河南的宝蓝色渐次蔓延,将直隶的赤色一点点逼退。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秦蕙田捧着最新的《异常数据汇要》疾步上前:“顺天府报,教匪粮车在涿州被截,车辙深度与《车制考》记载的‘载粮三石’相符,算来贼众缺粮已逾五日。”嘉庆帝点头,指尖划过舆图上的“密云粮仓”——那里的存粮数目,正是去年推行“旗地清丈数据化”时,从庄亲王名下清查出的隐田所增。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箭楼,富察明诚呈上从贼尸搜出的“九宫八卦旗”,旗角绣着的“二八之期”字样,与一年前“聚贤居”的“二八茶”暗语首尾相衔。嘉庆帝忽然轻笑,将算筹收入镶玉算袋——这场以数据为刃的赌局,终究是赢在了“铁铺钉枪数”“铜钱磨损度”“粮车辙印深”这些被史书轻描淡写的数字里。

晨风中,养心殿的“民生安危舆图”已悄然变色,直隶的赤色退成浅红,山东的宝蓝如潮水漫过永定河。嘉庆帝望着檐角悬挂的“数据治世”匾额,忽然明白:所谓天命所归,从来不是玄虚的符命,而是算筹上精准的数字,是舆图里蔓延的蓝色,是每个匠人、每个州县、每个数字共同织就的铜墙铁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