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小说]《抗战狙击手》作者:独孤手【完结】
65年前的这个夜晚,一颗子弹划过华北平原的一个小城,点燃了蔓延八年的血火。
60年前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我的外祖父被日本兵从天津汉沽的家中抓走。他当时是天津郊外汉沽火车站的铁路职员,而真实的身份是抗日组织的地下联络员。几天前他救护了两名负伤的抗日战士,一个汉奸告发了他。
几年后望眼欲穿的一家人才得知了外祖父最后的下落:他在被关押的东北某矿山组织了越狱。越狱成功了,他却倒在了返回关内的风雪路上。
很久以来就想写一部关于抗战的小说,写写那些普通的人们,他们在那血火的八年中流尽了自己所有的鲜血,但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
我一直在为之准备,为之思考,但迟迟没有动笔,因为怕自己无法写出那些惨烈而庄严的身影和大地。
今天晚上,当看了中央台的《实话实说》,我觉得我应该动笔了,就在这个并不寻常的夜晚。
有一种无法遏制的东西在我胸中涌动,它逼迫我走向键盘,投入这场有进无退的战斗。
为了那些朴素而伟大的人们,为了那些无名而炽热的鲜血,为了那些不应忘却的纪念。
请原谅我的莽撞,朋友!
独孤手
2002年7月7日夜
------------
第一章初战淞沪(1)
------------
(一)
1937年7月7日。这是一个平常的黄昏。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等兵萧剑扬坐在营房前的一小块草坪上,仔仔细细地擦拭着他那把中正式步枪。
萧剑扬的部队驻扎在陕西省南郑县城外。这是一支将在今后八年的硝烟中留下英名的部队‐‐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1师。
【51师‐‐抗日战争中有代表性的部队,为当时国民革命军的主力部队。首任师长为王耀武。
该师几乎参加了抗日战争中每一个阶段的每一场意义重大的战役: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万家岭大捷、上高大捷、常德保卫战,以及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湘西雪峰山会战。】
入伍已经有段时间了,但他还是很不习惯这种规矩森严的军营生活。每天除了操练还是操练,连吃饭、睡觉都要统一行动,一天中只有这晚饭后的一点儿时间才是属于自己的。军装穿在身上更是甭提有多别扭了,怎么都觉着不舒服,他真怀念在东北山林中的那身行头‐‐太自在了!
如果说军营里有什么东西能让他心情愉快,那就属此刻在他手中的中正式步枪了。萧剑扬总不忘爹的话,&ldo;枪就是命!有枪才有命!&rdo;在东北义勇军那几年,他摸过&ldo;单打一&rdo;、&ldo;汉阳造&rdo;、张作霖的&ldo;十三年式&rdo;、小鬼子的&ldo;金钩&rdo;步枪……如今又整上了这&ldo;中正式&rdo;。
【中正式步枪‐‐又称二四式步枪,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主力部队的制式步枪。该枪仿制自德国毛瑟1924式步枪,口径792毫米,枪全长1110毫米,枪全重4千克,初速810米秒,表尺射程2000米。
该枪性能优良,操作简单,结实耐用,火力强大,其杀伤力超过三八式步枪。】
此刻躺在他手里的中正式步枪,三尺多长,枪型线条流畅。乌黑锃亮的枪管,显得镇定而冷峻。细腻光润的胡桃木枪身,摸上去手感舒适。
他觉得这枪是他最忠实的兄弟。在心底深处,他把它当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萧剑扬在慢慢地擦着步枪,晚霞给枪身抹上一层暗红的光辉,就像陈年未涸的血。这些年他见的血太多了,娘的血,姐的血,爹的血,还有那些弟兄们的血。他默默地擦着,擦着,直到枪身的颜色由暗红转成铁黑‐‐暮色浓了。
他站起身,向营房走去。他看了看东北方的夜空,那是故乡的方向。
他并不知道,在那东方的夜空下,今夜将响起枪声。
(二)
萧剑扬和他的战友们正式得知&ldo;卢沟桥事变&rdo;的消息,是在十多天以后的一个早晨。
在此之前,军营中的气氛已经明显紧张起来:所有官兵一律取消休假;在营中的弟兄除了团长的特批,一律不许外出;每天操练的内容中,针对实战的战术训练科目大幅度增加;实弹射击的次数也多起来了。
在这种情形下,士兵们的私下议论是免不了的。当初51师进驻陕南汉中,是为了对付朱毛红军。大半年前的&ldo;西安事变&rdo;时,51师由汉中出子午谷,兵临西安城西,大战一触即发。那阵子可真叫紧张啊。
后来事变和平解决,大家都松了口气。说心里话,谁想中国人总打中国人啊?
部队又退回汉中,在南郑、洋县、西乡一带整理、补充、训练。一段时间来,全军上下气氛比较轻松,没想到如今这弦又绷紧起来了,不少老兵开始嘀咕,莫非又要跟红军干上了?
当然,也有不少人猜想,是不是北边的日本人又找事了?
萧剑扬是少数几个不参与这种私下议论的人之一,只管埋头训练‐‐他心里清楚自己为啥吃粮当兵。
操练科目中,最令他头疼的就是那没完没了的稍息、立正、正步走,还有站军姿。为啥头疼?一是他当年在东北密林中野惯了,二是他认为,打起仗来这些玩意儿屁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