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123

小说123>大魏春TXT全文 > 第一百零七章 议事(第3页)

第一百零七章 议事(第3页)

坚守朝那,指的可不是只守住这座县城,而是这二十六党在内的四千余户三万余民。

这本就在李承志自认为需要负责守全的范围之内。

也根本不用这些大族提醒,已装备的半旅骑兵,以及前期整训完备的步兵,都已开始每日骑马出营,以朝那为中心,向周边巡探游戈了。

不止是为了防贼,主要目的是为了训练。

骑兵骑兵,不练怎么能会骑?

至于出借青壮与丁口,以及战后要把人力缺口给他们补上,对李承志来说也不是大问题。

这些大族没有明说,但郭存信和李承志都知道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那一千多僧户。

昭玄寺都被灭了,谁还管这些造过反的僧户去哪了?

到时给朝廷的奏报上,自然是被刘僧绍的贼兵裹挟走了。

胡家自顾不瑕,安抚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再招惹本地豪强,自然不会自爆其短。

即便战后有新官上任,也只会尽量拉拢本地大族,就算知道了,也会睁只眼闭只眼……

李承志哭笑不得。

元魏皇室的根基,应该就是这么一点一点的被汉家门阀和鲜卑贵族给掏空的。

算起来,李家也是其中一份子……

因为李承志不但在打僧户的主意,还看上了崆峒山下的那十万亩僧田。

十万亩全是水田,根本不用靠天吃饭。一亩净落一石,这一年下来也有十万石了……

今时不同往日!

以前是没兵没粮,除了逃,再无第二条可走。

但现在兵强马壮,要是再当缩头乌龟,还谈什么剿贼?

不过除了打仗,民生也不能疏忽。更何况,不出意外的话,这十万亩地的收成,大部分都能装进自个的腰包……

李承志想了想,让李显去传令,召县中大族族长、宋礼深并宋氏乡老来营中议事。

……

人不多,加上郭存信,也才八个。

等众人坐定后,李承志便开门见山的说道:“我欲让朝那全境,并昭玄寺的僧庄复耕!”

其余七人悚然一惊。

怎么这么突然?

朝那看似安稳,只是因为李承志一战把贼人打疼了,刘僧绍暂时又摸不清朝那的虚实,所以一时间不敢再派贼兵向西劫掠。

但指不定就憋着什么狠招,更说不定哪天就会攻过来……

郭存信惊诧的看着他,许久才说道:“为何不先固守朝那?”

借兵的事是他去谈的,郭存信自然知道十四坞提的是什么条件。

因过于分散,守住这十四家坞堡,就等于守住了整个朝那县,李承志有此决定不奇怪。

可这昭玄寺又是怎么回事?

两地相隔近五十里,又不可能让乡民早去崆峒山,晚归朝那城,所以想复耕僧田,就只能让民户定居在崆峒山下,而且要派出相当多的兵力保护。

这样一来,就必须分兵,李承志能顾的过来吗?

李承志想了想,最终还是说了实话:“山下僧田就超十万亩,再加以南三十里的宋氏田庄,这就是十二万多,且全是靠泾河的良田,若是荒了,岂不可惜?

人手也足够,只是无田可耕的僧民就有一千余户,且只要不反攻泾州,军中驽马驴骡就暂时用不到,可以全部借给他们……

嗯……就是农具不够,全被我收来锻了甲。不过可以让朝那种快些,赶在清明之前种完,到时还可以匀些人过去……”

是不是有些想当然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