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杜浩然的曾祖父,杜白大诗人,便是当时最具名气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词,流传之广,流传时间之长,更是为当时文人大家津津乐道。
在那个时候,曾有一句话,来形容杜白的诗词广泛的影响力: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杜诗。
前朝灭亡后,诗词一道也走上了下坡路。
如今的文人墨客们,只能对着前辈建立下的光辉的丰功伟绩,感慨崇拜。
而今,一首明月时,横空出世。
作为词作者的李牧,更是宛若划过浩瀚也海中的一颗流星一般,光彩夺目。
宴会上,频频有文人墨客过来敬酒,聊表一下,崇拜赞叹之se。
偶尔也有人,上前来,拿出一首自己所做的诗词,很是恭敬的请李牧点评一番。
一旁,魏王和阎立本,看着频频举杯,现在已经喝得微微醉意的李牧,眼中满是笑意。
“怎么样,我的李大才子,被人众星捧月的感觉怎么样?”魏王笑呵呵的捻须看着李牧,眼中满是挪揄之se,打趣着说道。
李牧拱手,送走了一个前来让他点评诗文的才子,闻言后,转过头,看着魏王那一脸打趣的笑容,微微一笑。
随后,李牧端起酒盏抿了一口,转过头来,看着浩瀚夜空中,那一轮皎洁明月,沉吟片刻后,淡淡一笑:“天不生我李慕白,诗词万古长如夜!”
闻听此言,阎立本愣了一下,随后哈哈大笑起来,指着李牧,转过头,对魏王道:“说他胖还喘上了,哈哈,吹,你继续吹!”
一旁,魏王倒是没有笑。
他目光炯炯的看着,明月下,白衫随着晚风轻轻摆动,气质卓然出尘的李慕白,微微一笑。
“此言霸气!”
魏王沉吟良久后,笑着说道。
李牧转过头,看到魏王眼中,微笑复杂的目光,淡淡一笑,举起杯笑呵呵的看着魏王。
魏王哈哈一笑,举杯相迎。
二人遥敬一下后,举杯一口饮尽。
……
不远处,亭台中。
想到刚刚那书生,在万众瞩目下,一蹴而就,写下的明月几时有的诗词,再看看明月下,当真如出尘仙人的书生,不知为何,脸颊微烫。
她抬起手,轻轻摸了摸发烫的脸颊,低着头,轻咬着嘴唇,思索了片刻后。
突然眼中一亮,随后,女子转过头,对着皇帝撒娇嗔道:“陛下,臣妾也喜欢诗词呢,可否让李书郎,为臣妾写一首诗呢?”
皇帝闻言,哈哈大笑,低着头,在女子的樱唇上狠狠亲了一下,哈哈笑着道:“这有何难,爱妃想要,朕让李书郎写就是了。来人……”
……
亭子一角,李牧斜靠在亭子围栏上,端着酒盏,哈哈大笑着,与魏王和阎立本漫无边际胡侃。
看到皇帝身边的公公走过来后,魏王连忙咳嗽了一声,制止了二人肆无忌惮的大笑声。
“王公公!”魏王笑了笑,点头道。
“奴婢见过魏王殿下!”王公公掸了掸浮尘,微微躬身道。
“王公公这是有事儿?”魏王笑了笑,好奇问道。
王公公闻言,对魏王跑了个媚眼,笑道“殿下真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