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两日,一个遗憾的消息传遍函谷关——第一批疫病者,死了。
第二批疫病者,已经开始咳血,这让人更加忧心。
万幸的是,谢氏仆人并未被感染。
此时,谢钟情可谓是忧虑重重,不仅要操心那不断蔓延的可怕瘟疫,更对瘟疫过后可能出现的混乱局面感到无比担忧。
因为一旦瘟疫过去,司州必然会陷入一片狼藉和动荡之中,而那些虎视眈眈的胡人很有可能会趁机而入,大肆烧杀抢掠,给这片土地带来无尽的灾难。
隔日,城外突然涌来了一大批医师,男女皆有。
他们每个人都背着沉甸甸的药箱,里面装满了各种珍贵的药材和治疗疫病的良药。
经过一番询问才得知,原来这批医师竟是由陈郡谢氏的族长夫人向各地召集而来的。
这一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函谷关,人们奔走相告,脸上纷纷露出欣喜之色,大家都兴奋欢呼着。
善,大善,有此医师和药物,定能战胜瘟疫,拯救更多性命!
几个时辰后,另一队人马抵达函谷关城外,是苏氏!
而且,她并非空手而来,而是带来了足足十多辆满载物资的马车。
由于此前的洪灾,苏氏在司州这边的产业遭受重创,并且为救灾,大量物资被消耗殆尽,如今只剩下眼前这为数不多的物资。
不过,后续还有更多的物资正在从其他地方紧急调配过来。
除了医师,守卫并不放其他人进来,主要是担心他们进来后,万一不幸被感染,于是,苏氏等人,直接在外面扎营。
“阿母……”
当得知母亲亲临此地时,谢钟情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与感动,泪水夺眶而出。
她早已写信告知母亲,自己并未感染疫病,但没想到母亲还是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赶了过来。
想到此处,谢钟情心中既充满了温暖,又不由得为母亲的安全捏一把汗,万一母亲不幸染上疫病,那可如何是好!
此时,谢钟情心底好想好想母亲,她已许久未见到母亲了,自己如今身处瘟疫城内,阿母一定担心极了。
感动完,下一刻,谢钟情心中又陡然升起另一层担忧。
如今世道混乱不堪,她一路行来的时候,都遭遇了匪徒!
想到这儿,她的心揪了起来。
万一母亲的临时营地也不幸遇上匪徒劫掠,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念及此处,谢钟情不敢再有丝毫耽搁,迅速戴好口罩,准备前往城墙上,想要亲自劝说母亲赶紧返回。
然,就在她刚要踏出房门之时,门外却传来一声厉喝:“谢女郎,此刻万万不可外出!”
原来,是英王的亲兵挡住了她的去路。
谢钟情心急如焚,连忙解释道:“好兄弟,我真的急需见母亲,求求你通融通融吧!”
那亲兵一脸严肃地摇了摇头,道:“不行的,女郎。城内的疫病患者越发多了,王爷下令不许您再外出,是为保护您的安全。还望女郎能在屋内好生待着,如有什么要紧的话,小的可代为传达。”
听了此话,谢钟情心中焦急万分,可也知此时硬闯并非明智之举。
沉思片刻,她无奈点了点头,道:“好吧,既如此,那就麻烦你一定要将我的话,原原本本地转达给我身在城外的阿母。”
亲兵郑重其事应道:“当然,女郎放心便是。”
谢钟情将自己想说的话一股脑儿地告诉了亲兵,告知自己在城内受到英王妥善保护,让母亲不要为此担忧。
同时,她也一再强调眼下城外扎营太过危险,恳请母亲先行回到洛阳。
并承诺一旦这边的疫病平息,她便会立即前去寻找母亲相聚。
亲兵认真听完,向谢钟情行了个礼,然后转身快步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