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实在适应不了,就躲去慢节奏的城镇。
好不容易体会了几年正常人生活的快乐,浩劫来了。
妻儿惨死,盛怒,抱着必死的觉悟找异怪拼命,关键时刻无所不用其极,意外发现小时候学的家族传承知识竟然管用!
险死还生,心中颇不是滋味。
家族传承本来荒废了,想要一点点再捡起来,难度不小。
心中更是如同打翻了调料罐子,五味杂陈。
最后只能叹一句:造化弄人!
逃避也罢,心灰意冷也好,漂泊流浪了一些年月,直至遇到艾莉婕。
可就算到现在,心中有道坎儿仍旧迈不过去,不愿回归认错,而是想,超凡有没有可能被科技解析……
这故事,立方体公司的人信不信、厄尼不知道,他自己反正是信了。
讲故事的时候,也不是平铺直述,有些内容是隐晦指出的,比如自身复杂而又别扭的情绪。
而用科技解析超凡,倒是很明确的指出了。
这其实就是为他获取高精尖技术铺路。
被研究,哪如自己加入研究?
毕竟这是超凡,一大堆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而意会还容易跑偏的概念。让纯粹的科学工作者去研究,就好比隔着至少一层纱幕修复古代壁画,太难了!
面对厄尼隐约透露的这个要求,立方体公司有些为难。
倒不是怕厄尼学习知识。
前边也说过了,在科技领域,知和行真的是两个概念,核武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没有健全的产业体系周到的伺候着,再高明的理论也只能是停留于纸面。
更何况,同样是高精尖知识,也是分档次的。
就以厄尼的相关底子,不是立方体公司看不起他,先回去大学拿个含金量比较高的博士学位再说吧。否则,好多学问就是根本听不懂的天书,光记忆力好又没什么卵用。
因此,立方体公司是真不怕厄尼将公司掌握的高端专业技术知识学走。
立方体公司怕的是厄尼人菜瘾还大,不无争议整天自己钻小黑屋搞研究,那就不美了。
立方体公司希望,厄尼哪怕是加入,也要在‘临床’部门,说白了就是研究真用不着你,你就当个很有前途的测试员,就挺好。
好在该公司招揽诚意还是很足的,基于此,厄尼讨价还价。
最终双方敲定了合作协议。
这份协议,当然不方便、也不需要给新马赛警部的有关人员看。
毕竟穹顶的公司,就相当于现代地球的一个个行业寡头,类似于国际四大粮商,但却具备唯一性。
说的好听些,这是因为人类的文明技术,还不足以支撑在太空中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
说的难听些,垄断是资本的天性,这个世界的顶流资本,借着浩劫,完成了行业的惟我独尊,彼此屁股底下都坐着带有浓郁血腥味的屎,同时也是投名状。
所以,希伯丁公司跟立方体的公司竞争,并非你死我活的那种,而是‘好东西人人爱,我拿了去开发兵器,你拿了开发计算机,谁拿到谁有时间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