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潇对其他军官说道。
杨泽开口道:
“骑兵营先过河五里外侦查警戒,掩护其他部队过河。行动吧!”
部队开始按编制渡过沂水,杨潇、长平慢慢的往自己的帐篷走去,斯塔娜背着大剑跟在身后。
“无忌,你说我们能堵住鞑子吗?”
“军情分析的时候,你在场啊。打仗么,哪有十成的把握。既然我们认为鞑子只有南下、东进和分兵。我们只有二个团的兵力,只能选择一路。
既然大家选择藤县和煤城为目标。那就按照计划做就是。最多是猜错了,多走三天的路而已。反正水寨就设立在这里,不算太麻烦。”
虽然杨潇知道清军在破兖州后分兵南下和东进,反正自己的兵力只能选一路,让军官们自己判断就好。现在杨潇就是担当顾问的角色,放手锻炼部队和军官。
“就怕算错了,白走了冤枉路。”
“你这连翻催促出兵,我只有遵命喽,不然再等十天八天的有了确切情报,在动身也不迟。”
“哼!可恶的官兵,还有该死的锦衣卫,连传递准确情报都做不到。”
长平恨恨的跺了跺脚。
“这也不能怪他们,鞑子的哨兵游骑相当精锐,手艺一般的探子躲不过他们的追踪。上车吧,该我们过河了。”
。。。。。。
从部队出发后,军官们讨论军情的时候,杨潇就不再发表意见,只是旁观记录军官们的表现。杨泽、杨泓两人现在只得按照,这一年来的训练经验,小心翼翼的指挥着部队。
“报告团长!骑兵营侦查排遭遇了鞑子游骑小队,打死了六人,活捉二人。缴获马匹十二匹。”
“人呢?”
“马上到,我赶过来报信。”
“走看看去。”
杨泽策马跟着传信的军士,往前赶了一里路,见到了押送俘虏的侦查排军士。
“团长!”
“干的不错,在哪遭遇的敌人?”
“往前十里,抱犊崮山脚下,看样子他们打算登高望远。”
看着两个被捆绑在马背上的俘虏,和别的马背上驮着的盔甲兵器,杨泽问道:
“问出了什么没有?”
“倒了个干净,这两个是汉人包衣,领头的两个鞑子被打死了。”
“哦?既然是汉人,就别绑着了,放开吧,让他们活活血。”
两个俘虏被松绑,跪在杨泽面前:
“谢谢将军,谢谢将军。”